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394316
“非典”防治的心理因素探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2-0182-02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它的准确名称是“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目前正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在这个非常时期,它也成了一些人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的诱因,应引起同道和社会的重视。

    1 常见的心理表现

    综合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情形,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恐慌心理。在传染病突然袭来时,人不免产生忧虑,这种忧虑主要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比如:生病了怎么办?会有生命危险吗?传染给了家人怎么办等?因此而使人容易变得脆弱,在心理上则会形成担忧和恐惧感,普通人如此,医务人员也是如此。(2)孤独、寂寞感。患传染病后要隔离治疗,亲朋好友也随即疏远,使患者感到特别的孤独、寂寞和心理苦闷,不免产生对未来生活不确定性的忧虑。比如:会不会因此而被人歧视?会不会失去了工作等等。(3)盲目从众心理。一些人闻“非典”色变,不认真了解“非典”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有效的预防,一听说“非典”传染就慌了神,凭着自己的理解或跟着别人的模样学,不敢外出上街,不跟别人说话,什么时候都戴着口罩,人家说什么药物预防有效,赶紧找来使用,甚至寻什么秘方、偏方,即使身体有病也不敢上医院诊治。(4)强烈的自卑心理。为防止“非典”的传播,医务人员及家属在接触传染病人时都要采取一定的隔离措施,比如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等,患者对此多不理解,甚至反感,觉得自己被人另眼看待,因此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即使病愈也心有余悸。(5)盲目自信的侥幸心理。有些人自认为身体素质好或身边周围没有发现“非典”患者,依然我行我素,对“非典”知识宣传教育漠不关心,或对此轻描淡写,甚至一些医务人员也不以为然,总认为那是疫区的事或人为制造紧张空气,一个肺炎又何必大惊大怪。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同时,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也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人们的生理疾病。剖析上述几种心理状况,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当人面对危险的时候,出现一定程度的恐慌感是正常而自然的心理反应,这样的恐慌是公众缺乏安全感所致。安全感的实质正是对可能出现的施于身体或心理之危险及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理时的能力反映,安全感是人们最基本的社会需求。但过度恐慌,使心理负担加重,精神焦虑不安,忧心忡忡,导致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下降,以使抵抗力降低而影响身体健康,对“非典”患者的康复治疗和预防极为不利,这种心理甚至导致其它疾病的发生。缺乏安全感不仅产生恐惧心理,同时也使这些人不相信自己而宁愿相信别人,人云我云、人为我为,也不细想这么做对己是否真的有用,人们总是采用各种手段来缓解心中的不安全感去获得安全感,这正是盲目从众心理的根源所在。因为,安全感与人对情境的认识、判断有关,与人的某种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对于抱侥幸心理的人来说,虽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恐慌和不安全感, 但自以为是,总认为灾难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即使别人染疾自己也能侥幸避免,这是盲目自信的思想在作怪。我们首先要相信科学,并以科学的态度正确认识“非典”。“非典”确实是一种具有较强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在我国及世界多国肆虐流行,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但绝没有人们流传的那样恐怖可怕,其病死率仅在4%左右,而且死亡者主要原因是发病急、发现及治疗较晚,或伴有其它躯体疾病等,一般的病例都能得到良好的救治。同时,我们更要相信自己,消除恐惧、自卑等不良心理,克服和战胜孤独、寂寞感,真正树立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客观地对待“非典”。

    剖析异常心理,以帮助指导有心理问题的人走出心理和生活的误区,使人们能够以更为成熟的内心面对社会和生活,这是全方位心理调治的前提和根本所在,也正是人们身心健康地安度“非典”时期的根本保证。

    (收稿日期:2003-05-05)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刘军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