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5851
手术内固定治疗早期股骨干骨折58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10-0871-01

    本院自1992年以来,共收治股骨干骨折病人58例,均给予早期手术内固定,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16~59岁,以20~50岁为多数占80%。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49例。股骨上段骨折20例,中段25例,下段13例。骨折呈横断型23例,斜型18例,螺旋型8例,粉碎型9例。合并休克12例,胸外伤5例,骨盆骨折9例,多发骨折6例,髋关节脱位2例,创伤性窒息1例。全部病例均行急诊手术内固定,计梅花型髓内针固定18例,加压钢板26例,普通钢板6例,螺钉固定8例,其中2例加用钢丝固定。治疗结果:骨折愈合53例,占91%。再骨折5例,均发生于加压钢板固定手术后。其中钢板折断3例,螺钉折断1例,螺钉拔出1例,无感染病例发生。扶拐下地时间:最早15天,最晚3.5月。骨折愈合时间:最早56天,最长4.5月,平均70天。随访48例,时间7个月~4年,膝关节功能基本正常39例,活动受限9例。
, 百拇医药
    2 讨论

    2.1 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时机 股骨干骨折的损伤较大,骨折后移位明显,肢体畸形肿胀显著,病人不敢活动,护理极为不便。一般的外固定方法很难维持骨折的对位,在病人情况允许时应早期手术行内固定治疗。本组54例新鲜骨折均进行了急诊手术,时间大都在伤后8h之内,骨折有效内固定后,便于搬动护理,关节可早期活动,利于肢体消肿和功能恢复。有休克者应先救治,并备血,以防意外。开放性骨折应彻底清创伤口,同时实施内固定手术。

    2.2 手术方法合理选择 (1)加压钢板内固定,加压钢板比较宽厚,强度大,具有一定的抗侧应力及拉力作用,对骨折能起到坚强的固定作用。主要适用于股骨干中、下段斜型、螺旋型骨折。一般不用外固定,关节可早期活动,利于功能恢复。但由于肢体重量及肌肉牵拉力量较大,骨折后易发生移位、成角。加压钢板固定后,完全依靠螺钉固定骨皮质,通过钢板连接上、下骨折端,钢板及螺钉承受较大的内收应力,过早活动,尤其是过早负重可造成螺钉拔出、断钉。本组有5例发生再骨折,就与过早下床负重有关。(2)梅花型髓内针固定具有较强的抗弯曲力和抗剪应力作用,主要适用于股骨干中、上段横型、短斜型骨折,具有对位准确、固定牢固、手术简单、创伤小、术后不用外固定,早期下床活动等优点。固定后骨折端存在持续的压应力,不存在应力遮挡效应,骨折愈合快。本组行梅花型髓内针固定18例全部骨折愈合,最早下床时间15天。(3)普通钢板内固定,仅适用于股骨下段近踝部骨折,易弯曲变形,有时可弯成“L”形使用,术后需行外固定。(4)螺钉或配合钢丝固定,用一枚或数枚螺钉固定长斜型骨折,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复位准确、愈合快等优点,配合钢丝运用,可加强固定作用,本组用此法手术8例,术后外固定4例,骨折愈合最快56天,效果满意。
, 百拇医药
    2.3 加压钢板固定后的应力遮挡 加压钢板固定后,骨折端稳定牢固,钢板抗弯能力强,弹性差,来自骨折两端的侧应力和压变力均由钢板承担,极少由骨折端皮质承担,骨折端缺乏应力刺激,早期可影响外骨痂形成,后期可致骨质疏松,钢板下骨皮质萎缩,影响骨痂改建,导致钢板疲劳折断。本组发生钢板折断3例,分别发生在术后2.5个月,5个月,8个月,X线片显示有骨痂形成,显然与应力遮挡效应有关。术后早期,主要锻炼股四头肌和膝关节功能。骨折愈合后,应在保护措施下逐渐负重,给骨折处渐进性压力刺激,对碎骨片或骨缺损者,更应延长负重时间。

    2.4 骨折不愈合或再骨折 本组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再骨折5例,均为加压钢板固定术后,分析原因主要有:内固定技术不当;钢板过短;用加压钢板普通螺钉固定;粉碎性骨折有骨片缺损;负重过早;钢板应力遮挡效应。治疗的方法是重新手术内固定,首选梅花针。有骨缺损者给予植骨,行钢板固定者同时给予石膏固定。

    作者单位:1 276826山东省日照市卫生检疫医院

    2 276826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6-17)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焦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