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中医
编号:10395822
中药性状与功用关系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219-02

    中药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入药部位不一,仅植物药就有根类、根茎类、花类、叶类、皮类、果实类、种子类、全草类等,动物类药物亦有以骨、甲、角、皮入药之不同,形态各异。

    中药的性状,是指中药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客观特征,以药材为观察对象,通过人的眼观、手摸、口尝、鼻闻等方法观察到的,与其药用部位及其所含化学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药的功用即中药的功效应用,是指中药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是中药性能(药性)的具体体现。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中药的质地、颜色、气味等方面与其功用有一定的关系,分述如下。

    1 中药形状与功用

    中药的形状与药用部位有关,每种药材的形状一般较固定。如:根类药材有圆柱形(牛膝)、圆锥形(白芷)、纺缍形(何首乌)等;皮类药材有卷筒状、板片状;果实类药材有圆球形(五味子)、扁圆形(乌梅)等。一般地说,植物类中药入药部位、形态与功用的关系不大,而对于动物类中药来说,却有密切关系,如全蝎、地龙、蜈蚣、僵蚕等某些昆虫类药材,全身具有明显的环纹或环节,均具有息风止痉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等病证,这与古人所说的“虫类搜风”相吻合。而蛇类药材,如蕲蛇、乌梢蛇、金钱白花蛇等,蛇体细长,外皮光滑流利,穿透力强,均有祛风通络、定惊止痉作用,临床上用于风湿痹痛,关节拘挛,麻木及破伤风等证,古人有“蛇类透骨、搜风”之说。
, 百拇医药
    2 中药质地与功用

    中药的质地包括轻重、疏密、坚软、润燥等方面,与药物的升降浮沉有着密切的关系。

    2.1 花、叶、皮、枝等 这类质轻的药物大多具升浮之性,其味多辛甘,性多温热。升浮药多具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如解表药、芳香化湿药多为植物的全草、花、叶类药材。中药麻黄以草质茎入药,质轻中空而浮,长于升散,善于宣肺气,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为外感风寒,表实无汗,气喘咳嗽的常用要药。桂枝以肉桂的嫩枝入药,体轻色赤,有升无降,为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胃寒腹痛,血寒经闭的常用要药。菊花体轻达表,气清上浮,长于疏散风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所致的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桑叶甘寒质轻,轻清疏散,长于疏散风热,又能清肺止咳,常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辛夷辛温升散,体轻性浮,既能发散风寒表证,又能散肺中风邪,升清阳以通鼻窍,为治鼻渊之要药。藿香、佩兰其地上部分质轻上浮,有化湿解暑作用。
, 百拇医药
    2.2 根茎、果实、种子、矿物、贝壳等 这类质重药物,多具沉降之性,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降逆止呕、收敛固涩等功效。泻下药中大黄,性味苦寒,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以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后瘀血,妇女经闭,为治疗热积便秘,火邪上炎之要药。重镇安神药中的朱砂、磁石、龙骨、琥珀等,分别为矿石、化石类药物,具有质重沉降之性,重则能镇,故有重镇安神、平惊定志、平肝潜阳作用。石决明、珍珠母、牡蛎等贝壳类药物,质地沉重,皆入肝经,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镇静安神作用。代赭石重镇降逆,可降上逆之胃气而止呕、止呃、止噫,还可降上逆之肺气而平喘。

    3 中药颜色与功用

    中药的颜色不一,按五行学说五色与五脏的配属关系,中药的颜色与功用也有密切的关系。

    3.1 红色药物 红色在五行属火,与五脏相配属心,红色中药多入心经,善入血分,治疗心经病证。如丹参活血化瘀,养心安神,为治妇科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常用要药,又能凉血消痈,为治热病神昏,心悸失眠常用药物。朱砂专入心经,既能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宜用于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病证。赤芍善走血分,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紫草入血分,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皆可用于热入血分、吐衄发斑、斑疹紫黑、麻疹不透及痈疽疮疡等症。
, http://www.100md.com
    3.2 黄色药物 黄色在五行属土,与五脏相配属脾。黄色药物多归脾胃经,用于治疗脾胃经疾病。如生姜温胃散寒,和中降逆,止呕功良,有“呕家圣药”之称,各种呕吐均可配伍使用。延胡索功能为活血行气止痛,用于气血瘀滞之胃痛、胸痹心痛及胁肋胀痛,《本草纲目》载“延胡索能行血中之气,专治一身上下诸痛”。黄芩、黄连、黄柏均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各种湿热及火热证,黄芩善清肺胃之火,黄连善清心胃之火,黄柏善清下焦胃肠之湿热。大黄善于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为治热积便秘之要药。甘草、饴糖色黄归脾经,有补中缓急功效。

    3.3 青色药物 青色在五行中属木,与五脏相配属肝。青色药物多归肝经,用于治疗肝经疾病。如青礞石,有坠痰下气、平肝镇惊作用。青黛,咸寒,善清肝火,清热息风止痉,并有解毒凉血消斑作用。青皮色青入肝经,辛散温通,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之功。

    3.4 白色药物 白色在五行中属金,与五脏相配属肺,白色药物多归肺经,治疗肺经疾病。如桔梗表里清白,专归肺经,善开宣肺气,祛痰利咽,用于肺气不宣之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及咽痛失音、肺痈咳吐脓痰等证,为开宣肺气之要药。川贝、浙贝均色白入肺,有清肺化痰、散结消肿之功,临床用于肺热燥咳、瘰疬、瘿瘤、肺痈等证。石膏色白入肺经,甘寒生津,味辛能散,大寒清热,退热泄火中有清解之义。故外能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又能除烦止渴,为清解肺胃气分实热之要药。葱白色白入肺经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白芷辛温归肺经,有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等功效,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常用,并为治疗阳明经头痛之常
, 百拇医药
    用要药。

    3.5 黑色药物 黑色在五行中属水,与五脏相配属肾,黑色药物多归肾经。如玄参色黑入肾,能壮肾水以制浮游之火,具清上彻下之功,为滋阴降火要药;熟地黄归肾经,有补血益阴,益精填髓之功,为补血滋阴要药;车前子归肾经,功能利尿通淋,渗湿止泻;黑豆、黑芝麻均色黑入肾,有补益肝肾乌须黑发之功。另外,黑色属水,赤色属火,水火相克,故黑色中药多能止血,止血药物多炒炭应用即为此意,如血余炭、荆芥炭、艾叶炭、棕榈炭、地榆炭、藕节炭等,中医认为“血见黑则止”。

    4 药用部位与功用

    中药的药用部位决定其性状特征,与临床功用也有一定关系。如连翘心、莲子心(胚芽)入心经善清心火,即“心入心”;陈橘皮、大腹皮、五加皮、茯苓皮、冬瓜皮、生姜皮等以外皮入药者均有利水退肿之功,善治皮肤水肿,即“以皮治皮”;桑枝、桂枝以植物的嫩枝入药,分别具有温经通脉,祛风通络之功,均善治上肢风湿痹痛,即“以枝治肢”;某些种子类中药如郁李仁、桃仁、胡桃仁、火麻仁、杏仁等富含油脂,有润肠通便之功,可用于肠燥便秘。某些种子类中药经发芽后产生消食作用,如谷芽、麦芽、稻芽等。而金樱子、山茱萸为免其滑利之弊,多去核使用;另外,远志功能为安神益智,麦门冬功能清心除烦,古人常去心应用。古代有“去 核者免滑”、“去心者免烦”之说。
, 百拇医药
    5 中药气味与成分、功用

    中药的气味是由其化常成分所决定的,嗅之可得,是中药性状特征之一,与性味中的“五味”虽非同一概念,但也有密切关系。古人很早就重视药物的五味与作用的关系。《周礼》曾记载:“凡药以酸养胃,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李时珍谓“酸咸无升,辛甘无降”。

    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气味芳香辛辣的药物,多含挥发性成分如挥发油、香豆素等。辛能行能散,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等作用,如薄荷、菊花疏散风热用于风热表证;白芷、藁本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木香、沉香行气止痛,用于气滞所致的疼痛诸证;川芎、乳香、姜黄活血行气止痛;麝香、冰片开窍醒神,为治疗神昏窍闭要药;藿香、佩兰化湿解暑;砂仁、豆蔻化湿行气、温中止呕,均可用治湿阻中焦,脾胃气滞之证。

    味甘的药物多含糖类、皂苷、蛋白质、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滋养补虚,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如人参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党参补气生津;熟地、阿胶滋补精血;饴糖、蜂蜜补中缓急止痛;甘草、大枣补中益气,调和药性。
, http://www.100md.com
    味酸的药物多含有机酸类成分,能增加胃中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增进机体消化机能,从而具有消食作用,如山楂、枳实、枳壳、佛手、香橼等。

    味涩的药物多含鞣质类成分,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遗精遗尿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乌梅敛肺止咳等。

    味苦的药物多含生物碱、黄酮类、蒽醌类等成分,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泄肺气、燥湿等功能。如黄芩、栀子清热泻火;大黄泻下通便;苦杏仁降泄肺气;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苍术、厚朴散寒燥湿等。

    咸味药多含无机成分,有软坚散结、泻下等作用,如海藻、昆布可消散瘰疬、瘿瘤;芒硝能泻下通便。

    综上所述,中药的形状、质地、颜色、气味等性状特征及药用部位与中药功用均有密切关系。探索分析这些关系,寻求其中规律,对于扩大对祖国中医药学的认识及临床用药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1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造纸厂卫生所

    2 250000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人民医院

    3 250400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中医院

    (编辑 小川), http://www.100md.com(张斌 高秀清 孟晓君 闫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