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5283
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5-0444-02

    自2000年以来,我们开展了在CT引导下,立体定向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4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男29例,女15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6.89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35例。对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37~72岁,平均年龄57.67岁,有明确高血压病史者47例。治疗组:基底节区出血37例,破入脑室30例,脑叶出血7例;有中线结构移位31例;血量40~60ml18例,61~100ml21例,>100ml5例;脑疝形成7例。对照组:基底节区出血42例,脑叶出血8例,破入脑室3例;有中线结构移位38例;血量40~60ml19例,61~100ml24例,>100ml7例;脑疝形成5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剃全头,在CT引导下,选择血肿最多的层面为靶点,立体定位,避血管区及功能区。常规头皮消毒,用贾氏研制的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与充电式手钻(转速≤700r/min)直接固定,按顺时针旋转,钻透头皮、颅骨及硬脑膜,将针与钻分离,再将穿刺针缓慢推到血肿中心。对于血肿在40ml左右者可一次性抽吸血肿量约60%~80%,血肿在40ml以上者,不应追求清除率,可6h抽吸1次;对早期血肿抽吸困难可反复注入尿激酶;抽吸时间一般为2~4天,最长的1例为11天,当清除率达80%以上时停止抽吸,拔出针,包扎针眼24h。对照 组:在局麻或全麻下将头皮切开1~2cm,用手摇钻钻开颅骨,至硬脑膜,再用锐器划破硬脑膜,将备好的引流管插入血肿中心,固定好引流管,进行引流,结束时要将切口缝合加压包扎。此方法出血多,损伤大,易感染。

    2 结果

    治疗组:24h内清除血肿18例,2~7天清除血肿25例,11天清除血肿1例。其中3例再出血,占6.82%,6例死亡,占13.6%,死亡者出血量均100ml,且早期形成脑疝。对照组:24h内抽吸5例,2~7天抽吸34例,13天内抽吸11例。12例再出血,占24%,11例死亡,占22%。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两组资料研究显示,治疗组再出血率显著降低(P<0.001),这可能与脑出血早期破裂的血管主要靠血肿的压迫止血有关,血肿穿刺后,压迫止血作用消失,易引起再出血。同时早期的血肿抽吸后脑内压力突然降低,易引起原出血部位再出血,再则脑出血后脑内血液循环障碍,反射性的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改变,使脑局部小动脉内压增高,长期硬化的小动脉受到推移、牵扯,增加再出血的危险性,而治疗组因微创、损伤小,陈旧性血凝、渗出液及血性脑脊液是逐渐被抽出,颅内压降低和缓,再出血的危险性相对降低。

    两组资料研究还显示:对照组:死亡率为22%,与外科手术相当,与荣良群 [1] 的锥孔抽血治疗组接近(24%)。治疗组死亡率13.63%,与赵玉林等 [2] 锥孔引流治疗脑出血死亡率10.46%接近,两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死亡率高与穿刺时间早、再出血率高有关,且早期抽吸的血量越多,再出血的机会越大,死亡率就越高。
, http://www.100md.com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高,而传统的是手术治疗需要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且开颅时间长,清除血肿过程中又增加脑的损害,致手术后生存质量不高,为此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各种穿刺治疗脑出血的研究,贾费氏研制的YL-1型血肿粉碎穿刺术,体积 小,直径3mm,微创性进入血肿部位,脑损害轻微,可由人手 控制射液、冲碎、液化血肿,是治疗脑出血的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适合于有CT的各级医院开展。

    参考文献

    1 荣良群,田时雨,表恩庆,等.CT定位锥孔抽血尿激酶溶解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50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05.

    2 赵玉林,张玉逊,石斌,等.锥孔碎吸药物溶血引流治疗脑出血的基础实验与临床应用研究.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3:1.

    作者单位:16100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神经精神病医院

    (收稿日期:2003-06-26)

    (编辑 秋实), 百拇医药(王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