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395274
高压氧治疗96例急性颅脑损伤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5-0442-02

    我院神经外科于2002年2月~2003年2月,对收治的96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在一般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96例,男68例,女28例,年龄4~72岁,平均年龄34.5岁。其中交通事故伤72例;坠落伤19例;打击伤5例。治疗前症状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语言障碍,或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精神症状。

    1.2 病例选择 (1)按照1997第二届全国颅脑损伤学术研讨会分类:急性重型颅脑损伤53例;中型颅脑损伤33例;轻型颅脑损伤10例。(2)按照损伤性质分类:颅内血肿54例;凹陷粉碎骨折10例;脑挫裂伤25例;脑干损伤2例;脑外伤综合征5例。手术治疗42例;非手术治疗54例。
, http://www.100md.com
    1.3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经过一般治疗,全部给予降颅压及神经营养综合治疗,待病情平稳后进行高压氧治疗。进舱时间最早于伤后1周,最晚于伤后1个月。本组进舱病人中有5例气管切开。采用烟台冰轮高压氧舱有限公司生产的小型6人舱位氧舱,间歇吸氧法,具体方案为0.2MPa30′×2+10′~15′。即稳压后,开始吸氧30min,中间呼吸空气10~15min,再重复吸氧3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治疗期间常规口服尼莫地平、维生素E。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生活自理。显效:主要症状或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自理。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无效: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后观察:治愈73例(76%);显效16例(16.7%);有效5例(5.2%);无效2例(2.1%),总有效率为97.9%。其中轻型及中型43例全部治愈。疗程最短10次,最长60次。入舱处于意识障碍者18例,经过40~60次的高压氧治疗,意识状况明显恢复16例,达到生活能自理或半自理;无效2例,1例为脑干原发损伤者;另1例出现躁狂型精神障碍,无法继续高压氧治疗而转为抗精神药物治疗。从本组96例病人来看。原发性昏迷时间越短,临床症状恢复平均氧疗次数越少,原发性昏迷时间越长,临床症状恢复平均氧疗次数越多。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增加血氧含量,提高氧分压,在0.2MPa氧压下动脉氧分压达186.7kPa,为常压吸空气的14倍,正常人脑灰质毛细血管间距约60μm,常压下氧弥散半径30μm,颅脑损伤的急性期由于脑组织水肿,出现弥散功能障碍,致使脑功能紊乱,而高压氧下由于血氧分压增高,氧的弥散半径扩大,纠正脑缺氧状态,阻断缺氧所致的恶性循环,改善了脑的缺氧 [1]

    高压氧下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脑水肿减轻,颅内压也相对降低,在0.2MPa氧压下,脑血流量减少21%,颅内压也相应降低3%。但椎动脉血流量增加18%,这样可增加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氧供量,刺激上行网状系统的兴奋性,有利于改善醒觉状态,使昏迷患者苏醒。

    脑组织血管丰富,高压氧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损伤病灶周围的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中往往存在着可变性的脑组织缺氧区,这个区域的脑组织有相对性缺氧、水肿、变性等表现,其中神经功能降低或处于抑制状态,但有逆转可能,在高压氧下改善脑组织缺氧、脑水肿消退,脑组织有氧代谢恢复、三磷酸腺苷生成增多,有利于病灶区域脑组织生理功能的恢复,使症状改善,甚至消失 [2]

    参考文献

    1 刘子潘,易治.实用高压氧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44.

    2 李温仁,倪国坛.高压氧医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52-353.

    作者单位:474500河南省西峡县人民医院外一科

    (收稿日期:2003-07-01)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王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