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5614
T管拔出后胆漏原因分析及防治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7-0615-02

    从1992年8月~2000年8月,我院行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治疗胆道疾病约500例,拔T管发生胆漏6例,发生率1.2%,现将拔T管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6例胆漏病人,男2例,女4例,年龄30~74岁,平均58岁,临床病例资料见表1。每例拔T管前行T管胆道造影,证实无梗阻,符合拔管条件。其中4例使用硅胶管,1 例40h才出现胆漏,所有拔管后发生胆漏的病人均试图从原T管引流口插入导尿管引流,有1例引出较多胆汁,每天约300ml胆汁,保守治疗后获得成功。其余5例无效而再次手术。术中发现2例胆漏发生在腹壁与T管窦道交接处,放置腹腔引流管。2例胆漏发生在胆总管与T管窦道交接处。1例发生在T管窦道途中。T管窦道壁薄弱。2例再次放置T管引流,全组病人经处理后均痊愈出院。
, http://www.100md.com
    表1 胆漏患者临床资料(略)

    2 讨论

    2.1 胆漏原因 (1)T管窦道形成不够牢固。一般情况下术后2周T管周围可形成坚固的窦道,但下列因素可影响其形成:①使用对组织刺激性小的材料制成的T管(硅胶或聚氯乙烯等)。我院有10例病人使用硅胶管,有4例发生了胆漏,主要原因是硅胶对组织刺激性小,2周未形成牢固的窦道,拔管时易损伤而致胆漏。②病人年老体弱或伴恶液质。本组有2例贫血,1例低蛋白血症伴有腹水,2例糖尿病,必然影响窦道形成。③病人术后使用激素协同治疗,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纤维蛋白合成,影响窦道形成。(2)拔管时用力过度损伤窦道。从我院的6例病人中,2例均位于腹壁与窦道或胆总管与腹壁交接处,此处是窦道软硬交接处,相对狭窄,拔管时有一定的阻力,若用力过度,容易发生损伤。另外,如术中缝合胆管过紧、过密,易增加拔管的阻力,可致胆管损伤。(3)T管修剪或放置不当。T管修剪不当,两短臂过粗,合并后的宽度大大超过单一管腔的大小,拔管时易损伤窦道。(4)胆道内压增高。胆道末端梗阻或炎性狭窄,使胆道内压增高,T管窦道不够结实,达到一定压力撑破窦道而发生胆漏。
, 百拇医药
    2.2 胆漏的处理 (1)保守治疗,该法从原T管口插入合适的导尿管,并将导尿管剪1~2个侧孔。如能顺利引出胆汁,可继续观察病情,同时给予禁食、补液、积极抗炎治疗。如上述处理后病情无改善或加重,应尽早考虑开腹手术。(2)开腹手术。术中重放T管并冲洗引流腹腔。如胆管压 力低,胆汁漏出量少,可放置腹腔引流而治愈。

    2.3 预防 根据以上病例分析,拔T管一旦胆漏发生,会增加病人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应予重视并预防其发生。措施有:①不使用刺激性小的T管;②拔管前必须行胆道造影,确认胆道无梗阻。③拔管的动作轻柔,不宜用力过度。④年老体弱、肿瘤病人、糖尿病人、贫血、低蛋白血症、恶液质病人或长期使用激素的病人,应延长拔管时间,至少术后1月以上。

    参考文献

    1 李可为,施维锦.拔T管致胆瘘胶膜关发生的原因及防治.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3):182-184.

    2 方晓明,方旭东,洪宇,等.拔T管致胆瘘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肝胆外科杂志,2002,10(2):133.

    3 方晔.T管引流并发症12例报告.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11(3):136.

    作者单位:730050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收稿日期:2003-04-08)

    (编辑 一坤), http://www.100md.com(李德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