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5036
复方冬眠灵外渗损伤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7-1109-02

    复方冬眠灵(氯丙嗪与异丙嗪合剂)为儿科临床常用来镇静的药物之一。由于本品有较强的刺激性,故在静注时不可漏入皮下或注入动脉否则可导致皮下坏疽。由于儿科年龄较小的患儿在输液时基本采用头皮静脉穿刺,所以发现部分病人在头皮静脉注射复方冬眠灵时,因药液外渗而造成头皮局部组织损伤。为使儿科护士在静注本品时严格把好操作关及药液外渗后的处理,现将我院1992年4月~2002年6月14例患儿因注射复方冬眠灵时外渗而造成皮肤损伤的特点、处理及预后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4例发生外渗患儿,年龄20~28天2例,6~8个月4例,1岁~1岁零8个月8例。支气管肺炎1例,喘憋型支气管炎1例,喘型肺炎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9例,高热惊厥1例。重症肺炎占64.28%,肺炎占92.85%,非肺炎疾病占7.14%。夜间出现外渗12例,占85.72%;白天出现外渗2例,占14.28%。复方冬眠灵剂量为氯丙嗪、异丙嗪每公斤体重各1mg以10%GS5ml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
, 百拇医药
    2 外渗特点

    静脉注射约3ml后发现外渗的12例,2例静注后液体点滴不通畅,经确认为药液外渗。局部肿胀隆起,触之有灼热感,范围2~3cm,其中8例皮肤充血,6例周围皮肤充血中间形成水泡,水泡大小不等,小者2mm,大者不超过1cm。其中4例2mm,1例4mm,1例8mm。以后水泡破溃形成溃疡。

    3 处理方法

    3.1 一般处理 药液外渗后用75%酒精消毒局部,如皮肤发红局部给予热敷,使肿胀消退吸收。若肿胀消退后有水泡形成,小水泡每日用络合碘消毒局部,大水泡用络合碘消毒局部,用消毒针头刺破水泡,然后每天用络合碘棉签消毒局部,每天4~5次,结痂后可每日消毒2次,一般5~7天溃疡面结痂,脱落,痊愈不留疤痕。

    3.2 严重肿胀的处理 在未形成水泡前,局部用25%硫酸镁湿敷,加快吸收。待肿胀消退后,出现水泡,采用一般处理即可痊愈。
, 百拇医药
    3.3 避免局部感染 保持创面清洁,可用无菌纱布覆盖。

    4 药液外渗原因分析

    4.1 机体因素 本组6例形成水泡患儿皆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存在较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血管通透性增高,在较高浓度外来药物刺激或静脉注射使血管腔内压力增大时,易致药物外渗。

    4.2 血管因素 本组患儿皆属重症,住院时间较久,所选血管皆经反复穿刺使用,使血管脆性增加,弹性下降,注射时易致外渗。

    4.3 穿刺因素 因进针角度不当或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致磨擦刺激引起血管痉挛充血,加之药物刺激引起渗出性静脉炎。

    4.4 药物因素 氯丙嗪、异丙嗪皆属酸性药物(pH值5~5.5),较高浓度静脉注射可刺激血管壁致通透性增加。
, 百拇医药
    4.5 环境因素 药液外渗均发生于夜间采用亚冬眠疗法的患儿。由于光线原因,还因护士观察不够仔细或针头斜面一半在血管内,另一半在血管外。

    5 药液外渗的预防

    (1)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避免在同一血管上反复穿刺,尽量选用较粗,较直的血管,据我们观察额正中静脉较易发生药物外渗,本组为3例。应避免用其注射刺激性药物。(2)对小婴儿,尤其有缺氧酸中毒情况存在者,注射复方冬眠灵必须确定点滴通畅,有回血无渗出的情况下静注。(3)输液过程中勤巡视观察,注意输液部位有无异常表现。注射过程中边抽回血边注射,严禁注射在血管外。如发现推注药液时不通畅,应立即停止推药,更换其它血管。

    作者单位:046000山西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儿科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李梅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