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5747
气囊压迫控制肝内胆道血管破裂大出血3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4月 第4卷 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8-1206-01

    肝内胆道取出结石发生肝内血管破裂大出血,来势凶猛,量大,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均可危及生命。我院近年来在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中,取肝内胆管结石时,发生大出血3例,采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男2例,女1例,年龄36、46、50岁,其中1例18岁时做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36岁时又发生肝内外胆管结石,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手术,取净胆总管结石及左肝内部分结石后,取右肝内胆管较深部结石时,出现大出血,输血量约12000ml左右;1例左肝内胆管取石时发生大出血,输全血3000ml;1例左肝内胆管取石后发生大出血,输血6400ml。

    1.2 治疗方法 将带气囊的导尿管置于肝内胆管,气囊导尿管经胆总管引出,与“T”管略有间距,注空气于气囊导尿管,使气囊膨胀,压迫肝内胆管破裂静脉而达止血目的。具体操作:当肝内胆管内有大量鲜红色血液涌出时,第一助手用手控制肝门部止血,从胆总管切口部向肝内胆管填压纱条,暂时控制出血,主刀者及时准备自胆总管放置气囊导尿管,吸尽积血,助手移去止血纱垫,观察出血情况,同时经橡皮管向气囊充气,观察无出血后,将橡皮充气管固定于胆总管,于气囊导尿管下方约0.5~1cm处置“T”管,自皮肤另截孔引出,固定,关闭腹腔。术后观察“T”型管内有无出血及血性胆汁。术后48h后缓慢抽出气囊内气体,观察无明显出血后,排尽气囊内气体,待引流窦道形成后拔管。
, 百拇医药
    1.3 结果 1例因曾有过胆道手术史,故为预防拔管后并发胆瘘而形成胆汁性腹膜炎,气囊管排尽气体放置3周后拔管,拔管后无出血及胆瘘;2例分别于术后22天、28天拔出气囊导尿管,切口一期愈合。

    2 讨论

    肝内外胆管结石,在取石时,对能触及的肝内结石,一般尽最大可能给予取出,以减少术后胆石复发率,有时肝内结石长期压迫肝内胆管,使肝内胆道与血管相通,结石未取出时,不会引起出血,在结石取出后,就可能引起肝内大出血,因不能直视止血,用纱布等填压止血也往往不能控制,且即使能控制,以后取纱条、纱布也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胆汁不能引流,并发阻塞性黄疸,本文采取简单有效的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可得出以下结论。

    2.1 优点 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方法的优点有:(1)气囊充气后,充分膨胀面紧贴于胆管壁,压迫出血点,使破裂血管处因受压而密闭;(2)取材方便,对机体无不良反应,且止血迅速,操作简单;(3)此法可迅速完全控制出血。
, 百拇医药
    2.2 注意事项 (1)应在直视下观察气囊膨胀及止血效果,待气囊充气达一定量,吸尽积血,确定胆管内无出血后,方可放置“T”型管。关腹,术后注意观察胆汁引流情况及腹腔引流液情况。(2)气囊压力适度,如压力过小,气囊未充分膨胀而压迫胆管壁不紧密,效果差,止血不彻底。压力过大,可致胆总管受压,导致胆汁引流不畅,而出现严重并发症。(3)此法压迫止血,一般在术后48h后开始逐渐缓慢排出气体,观察引流管有无新鲜血液,如有出血,应重新充气压迫止血。在引流管窦道完全形成后(约术后3周后)方可完全拔除。

    总之,在遇到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时发生肝内胆管大出血,采取其它各种方法不能止血时,应用气囊导尿管气囊压迫止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位:315040浙江宁波解放军第113医院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翁旭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