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395079
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7期
     【摘要】 目的 观察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 将96例改良KuPPerman评分在20分以上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治疗,A组:谷维素+VitB 1 ;B组:利维爱;C组:利维爱+心理干预,观察症状及家庭社会关系改善情况。比较三组血E 2 、FSH、LH,血脂治疗前后的变化,治疗期间阴道出血,妇科肿瘤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改良KuPPerman评分降到0分者C组为90.6%,B组为84.4%,A组为6.25%。FSH、LH、血脂值B、C两组治疗后下降,A组上升或无变化,血E 2 值B、C两组治疗后上升,A组下降,三组病人均未发现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结论 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快速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和家庭社会关系,疗效好,副作用少,社会效果优。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利维爱 心理干预 HRT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7-1016-03
, 百拇医药
    围绝经期是一个生理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内,由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同时由于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及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的影响,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定的负担,故积极探索其最佳治疗方案显得极为重要,笔者从1998年1月开始作这方面的临床探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8年1月~2001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年龄45~55岁,停经3个月以上且有围绝经期综合征四大症状,采用改良式KuPPerman评分,总分在20分以上者共96例,双盲、随机分为A、B、C三组治疗,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红外线检查、B超、妇检,未发现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均无HRT禁忌证。

    1.2 治疗方案 A组,予谷维素20mg+维生素B 1 20mg,每日3次;B组,予利维爱2.5mg,每日1次,3个月后改1.25mg,每日1次,长期维持;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心理干预治疗。心理干预治疗具体措施为:(1)健康教育,通过座谈、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围绝经期知识宣传单等帮助围绝经期妇女正确认识和理解围绝经期的概念,认识出现症状的原因及可治疗性或自愈性,消除恐惧心理。(2)协助患者取得家庭成员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首先通过家庭访视,向患者家庭成员特别是丈夫及子女,传授围绝经期妇女的生理、心理变化的知识,取得病人家庭成员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同时在病人单位及居委会举办围绝经期知识讲座,让患者周围的同事和领导来共同关心支持她们,使她们顺利渡过围绝经期。(3)社会行为辅导:通过协调单位、居委会及社会团体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丰富她们的业余生活。(4)对有较严重精神症状的病人,转诊至心理专科,针对不同心理状态给予不同的心理治疗,如综合暗示疗法,解释性心理疗法等。
, 百拇医药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改良KuPPerman评分减少20分即降至0分者;有效:改良KuPPerman评分减少10分以上者;无效:改良KuPPerman评分减少9分及以下者。

    1.4 观察项目 治疗前后病人的症状包括: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易激动、抑郁、眩晕、疲乏、骨关节、肌肉痛、头

    痛、心悸、皮肤蚁走感、性交痛、泌尿系症状。治疗前后血E 2 、FSH、LH、血脂(TC、TG、LDL-C)值,血常规,肝肾功能,EKG、B超(观察子宫内膜)、妇检、乳腺红外线检查,并详细记录检查结果,同时发放家庭社会关系改善调查表,随访1年以上。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 2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1 治疗前情况 见表1。

    表1 研究对象治疗前情况 (略)

    三组病人在年龄、激素水平及KuPPermau评分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2 临床疗效 三组病人治疗半年后,B、C两组症状明显改善,按改良KuPPerman评分有效者A组15例,B组31例,C组32例,治愈者A组0,B组23例,C组25例,经χ 2 检验B、C两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个月C组与A组、B组比较治愈率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1),见表2。

    表2 研究对象治疗效果 (略)

    2.3 内分泌变化 三组病人血E 2 、FSH、LH值比较,A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与C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治疗12个月血E 2 、FSH、LH值B、C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3。
, 百拇医药
    表3 血E 2 、FSH、CH值变化(略)

    2.4 血脂的变化 用药前三组间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经t检验,A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B、C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其中血TG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见表4。

    表4 血脂变化情况 (略)

    2.5 家庭社会关系改善情况 治疗6个月、12个月时通过信件调查表的形式调查病人与家庭、社会关系改善情况,并对反馈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发现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效最佳,C组与B组、A组比较治疗效果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01)。见表5。

    表5 研究对象与家庭、社会关系 (略)

    2.6 阴道流血、肿瘤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阴道出血发生率A组9.4%,B、C组12.5%,多出现在治疗第1个月,治疗6个月后未发现阴道出血现象,3组病人随访观察1年以上均未发现乳腺癌及子宫内膜癌,B、C组中有48例病人已随访2年以上。
, 百拇医药
    3 讨论

    围绝经期指内分泌开始改变,最终月经及绝经后1年内的一段时期,是更年期的一部分,可始于35岁、40岁或45岁,在此期卵泡数量明显减少,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降低、排卵减少,继而停止排卵,最终卵泡不再发育、消失,仅合成极少量性激素,造成体内性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影响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 [1] 。此期相应的雌激素改变为:首先有孕激素的相对不足,然后缺乏。雌激素缺乏周期性变化,但是血中浓度可以变化很大,并可能有一过性的相对雌激素过多,但总量逐渐降低,最后趋至缺乏,故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改变是以孕激素缺乏为主。针对围绝经期妇女的性激素变化,HRT治疗应以补充孕激素为主,同时给予低剂量雌激素和 雄激素 [2]

    利维爱是一种合成甾体激素,主要成分为孕激素,每片含有7-甲异炔诺酮2.5mg,其代谢产物△4异构体具有弱孕激素及雄激素作用,3α-OH和3β-OH具有弱雌激素作用,其雌激素活性只有乙炔雌二醇的1/10~1/50,应用利维爱进行HRT治疗,符合围绝经期妇女内分泌变化的特点,以补充孕激素为主,又能避免因孕激素缺乏造成的雌激素相对过多的刺激,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子宫内膜增生的程度,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危险。本研究治疗观察一年以上,无1例发生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被认为是当今较接近于理想的HRT药物[3]
, http://www.100md.com
    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卵巢功能减退,及内分泌紊乱,内分泌改变中最早变化之一是FSH升高,有文献报道FSH基础值>10IU/L是卵巢储备功能开始衰退的激素特征,FSH>40IU/L为绝经期水平 [4] 。本研究三组病人治疗前血FSH值平均35IU/L接近40IU/L,研究对象已出现卵巢功能减退,经利维爱治疗1年后FSH值B组平均21.5IU/L,C组平均19.9IU/L,明显降低,LH值也有明显降低,E 2 上升。口服谷维素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无明显变化,也证实利维爱治疗可改善围绝经期妇女的内分泌紊乱。

    围绝经期妇女出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另一原因是社会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压力。包括饮食等生活方式、家庭、所处的社会环境、心理素质、人生观、过去的经历及疾病、社会能力等,均对其有影响,有文献报道城市职业妇女的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农村妇女,两组病人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而且资料显示受教育年限越长,围绝经期症状的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越高 [5] 。因此从生理及社会文化心理因素进行综合调理和指导,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和理解沟通,协助病人得到家庭成员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也符合现代医学模式,本研究证明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取得很好的疗效,在降脂及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病人与家庭、社会关系方面,C组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甘油三酯的升高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6] 。本研究发现B、C两组治疗前后TC、TG、LDL-C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利维爱HRT治疗可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水平,尤其是甘油三酯下降最显著,从而降低了围绝经期妇女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目前我国接受HRT的妇女占人群中的比例很低,主要受传统观念绝经是自然的生命事件不必干预,及潜意识认为HRT治疗会致癌的影响。本研究表明利维爱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改善内分泌紊乱,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其退化性疾病的有效而又完全的医疗措施,值 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278.

    2 林守清.妇女性激素补充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36(9):528-529.
, http://www.100md.com
    3 孙清.激素替代治疗的趋势.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9):525.

    4 金宏义.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后妇女保健,重点人群保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6.

    5 赵更生,王临虹.更年期妇女的社会心理保健.福建医学,2002,3:162.

    6 Austin MA.PIasma tigkyceride as a risk facror forcardiovasc ular disˉease.Can J Cardiol,1998,14:14.

    作者单位:366000福建永安铁路医院厦门分院

    (编辑 元红), http://www.100md.com(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