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病例报告
编号:10396552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30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5月 第4卷 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9-1405-01

    本文总结了1996~2003年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资料,并对低血糖反应的诱因、预防和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病程2个月~20年。年龄60~85岁,平均70.5岁。男21例,女9例。血糖均在2.8mmol/L以下,最低者为测不出。临床表现为昏迷者4例,抽搐2例,嗜睡5例,偏瘫1例,行为异常2例,其余1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烦躁、恶心、心悸、多汗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其中14例系使用胰岛素剂量不当所致,6例服用消渴丸,4例服用格列齐特,3例服用格列吡嗪,1例服用格列喹酮所致,2例因治疗期间饮酒过度所致,除了1例因反复发生低血糖,同时合并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救治成功。

    2 讨论

    老年糖尿病病程长,大多合并心、脑、肝、肾等疾患,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故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复杂多变,而中枢神经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较多,故常误诊为心脑血管疾病而延误抢救,对此类患者就诊时应高度警惕有低血糖的可能。

    在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胰岛素和磺脲类药是常见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这主要是老年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且大多不能定时、定量进食,规范用药,经常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量。由此对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强化糖尿病用药知识及健康教育,共同防范尤为重要。

    目前医生和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识程度提高,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然而正像DCCT研究和UKPDS研究均表明胰岛素引起低血糖的频率在上升,本资料发现14例,胰岛素使用不当引起的低血糖反应,一般发生快容易被发现。

    格列苯脲降糖作用强,且半衰期长,加上老年人对药物的排泄清除率下降,所以易发生低血糖,是磺脲类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临床报道亦较多,故目前使用已相对较少。然而融合中药的药———消渴丸应用仍较为广泛,其发生率较高,亦要引起警惕,提醒患者注意。而磺胺类药发生的低血糖反应,往往反应缓慢、持久,不易被发现,且难以纠正。

    老年人肝肾功能障碍或损害,可延缓和减少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形成蓄积,从而导致低血糖。对于长期进食较差的患者,即使不应用任何降糖药,由于内源性胰岛素代谢清除率降低,也可能导致低血糖的发生,尤其是对病程长,已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我们应当长期监测血糖,及时调整用药。

    糖尿病患者应忌酒。因饮酒使血糖降低,而饮酒后往往不吃食物或进食少,使储备的肝糖元耗竭之后出现低血糖,因此处于酒醉状态的患者应监测血糖,及时诊治处理,本文发现2例,及时补充葡萄糖才得以恢复正常状态。

    临床治疗观察,对低血糖反应,意识清楚者口服糖水即可纠正;较严重或昏迷病人立即静注50%葡萄糖40~60ml即可很快纠正。但应注意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低血糖昏迷者易反复发生低血糖,所以在病人病情控制或症状缓解后静滴葡萄糖或葡萄糖生理盐水,根据血糖监测值而调整。对于顽固性低血糖,必要时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作者单位:201805上海市嘉定区安亭医院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史正芳 陈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