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6592
健脾化痰活血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572-02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病病程长,痛苦大,残肢率高,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目前西医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中、后期脉管炎患者的治疗,并不尽人意。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观察运用健脾化痰活血法,自拟“回阳通脉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2003年1月,我院脉管炎科经肢体彩超检查异常患者300例,男258例,女42例,其中农民149例,工人101例,职员35例,其他15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4岁,病史最长10年,最短半个月。双足脉管炎146例,左足脉管炎89例,右足脉管炎54例,双手脉管炎5例,左手脉管炎4例,右手脉管炎2例,伴有高血压30例,糖尿病5例,脑血栓13例,吸烟者23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周围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中药回阳通脉饮,主要药物:牛膝15g,砂仁15g,党参15g,血屯20g,陈皮25g,当归20g,赤芍15g,黄芪30g,白术15g,丹参15g。

    随证加减:在上肢加桂枝;疼痛剧烈者加乳香、没药;肿胀严重者加灯心,竹叶;皮温凉者加附子、炮姜;瘀甚者加桃仁、红花;有感染者加金银花、公英、大召等。高血压患者慎用。

    用法:浸泡20min后,煎药液250ml,1日2次早晚口服。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肢无疼痛感,皮温正常,皮色正常,疮面愈合、肿消、活动自如,双足趺阳脉搏动正常;肢体彩超示足背动脉,腔内血流在正常范围。好转:患者无疼痛感,皮色变浅,皮温略凉,疮面缩小,或接近愈合,肿消,双足趺阳脉搏动减弱;肢体彩超增示足背动脉,腔内血流充盈略差。无效:患者疼痛不减轻,溃烂面逐渐扩大,皮色发黑,肿胀,足背趺阳脉无;肢体彩超示双下肢动脉供血不良,远端程度重,伴有血栓形成。
, 百拇医药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300例患者,治愈250例,好转4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8.33%。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6岁,患脉管炎1年,曾在长春医大等院住院治疗,给予静点“脉络宁”“青霉素”和口服中药,症状无缓解,病情日益加重,预做截肢手术,患者本人及家属不同意,故来我院脉管炎专科住院治疗。来院时,右足高度肿胀,皮色发黑,足趾溃烂至足背,气味剧臭,疼痛剧烈,彻夜不眠,痛苦呻吟,抱足而坐,皮温凉如冰、纳呆。查体:舌红、苔黄厚,脉沉迟无力,右足趺阳脉无。治宜健脾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回阳通脉饮加乳香15g,没药15g,细辛5g,双花30g,大召30g,附子15g,灯竹30g。服8剂。并配合外用洗药。治疗半月余,症状缓解,疼痛略减,肿胀略消,夜间能入睡2~3h,皮温仍凉,继续给予上方加减用药,治疗3个月,症状明显好转,疮面缩小,肉芽新鲜,肿消皮色变浅,皮温略凉,疼痛明显减轻,能安静入睡。继续加减治疗,半年痊愈,现已参加劳动,至今仍无复发。

    4 讨论

    本组病例属中医“脱疽”范畴,中医认为内因脾气不健,情志内伤,肝肾不足,脏腑机能失调,长期导致正气虚,痰瘀凝集,阻滞脉络,血行不畅,旧血不去,新血难至。外因为寒邪外袭,使络脉痹阻不通,气血流通不畅而成。寒邪伤阳气,寒主收引,络脉受寒则痉挛收缩,血遇寒则凝滞脉络,脾肾阳气不足,不能温养四肢,四肢气血不充,复感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经络阻遏,不通则痛,寒湿邪郁久化热蕴毒,日久肢体末端缺少气血供养发生坏死。我们以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为依据,针对该病的病因病机以健脾化痰活血法为准则,运用“回阳通脉饮”治疗此病,得到了满意疗效,避免了截肢之苦。

    (编辑 张璇), http://www.100md.com(张晓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