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6264
A型性格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5-0755-02

    冠心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现已成为老年人死亡的首要疾病之一,已知的冠心病致病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活动少等;近年提出A型模式(A型性格)与冠心病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就老年冠心病人A型性格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本科住院病人中随机抽取60岁以上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人70例,男61例,女9例,年龄60~89岁,平均年龄68.7岁,其中离退休人员57例。另外,70例患者中有11例曾发生过心肌梗死,其中有2例为2次发生不同部位的心梗。

    1.2 方法 患者自行如实填写由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张伯源教授等编制的“A型性格问卷调查表”并与病人进行无引导式谈话交流。
, 百拇医药
    2 结果与讨论

    2.1 A型行为与冠心病 近年来人们已经注意到任何躯体疾病都有其心理根源,心理与生理同样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就提出冠心病人有一种特征性的行为类型,即A型行为,并认为它是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且是独立于其它因素的一种主要危险因素。所谓A型性格特点是:个性强,过分的抱负,固执,好争辩,急躁,紧张,冲动,大声说话,匆匆忙忙,具有时间紧迫感等等。以上诸种表现在不良情绪应激时使交感张力过高,过多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血液粘滞度增加及血小板聚集从而加速血栓形成促发冠脉痉挛等。本文调查的70例冠心病人中具有典型A型性格者29例,占41.4%,充分显示出A型性格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另外,本文调查结果冠心病人中A型性格比例高于1984年上海市的调查结果(9.76%),考虑与本科收治的病人年龄偏大,老化及冠心病发生率本身就高,及绝大多数患者都是从事一定的领导工作,工作压力较大,时间匆忙,生活紧张相关。

, 百拇医药     2.2 A型行为的转变与冠心病的转归 本文资料中目前仍在领导岗位上工作的有13例,均病情稳定,平日均有办事高效率,生活匆忙且无规律,均具时间紧迫感,但自患病后,多数人能正视自己的疾病,能在百忙中尽量的放松自己的情绪,不人为的施加太大的压力,并遵医嘱服药,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及戒烟等,以避免冠心病事件的易患因素;在现已离退休的病人中有25例在离岗之前被诊患有冠心病心肌缺血等,11例心梗病人中5例心梗发生在离退休后不久,分析原因可能与他们刚离开工作岗位,情绪的调整不到位,及离退休时的另一种紧张刺激有关。人们在进入老年后要面对离开工作岗位的现实,要面对失去原有的社会位置,要面对多年来所形成的行为习惯的改变及子女长大成人离家的变化等等这些因素,使人感到惶恐产生被遗弃感,孤独感等等,这段时间是老年人情绪状态的低潮阶段,该阶段患病率及疾病复发率都很高,因此,老年生活的适应问题也是心理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资料中大多数人能正视自己的疾病,正视生活规律的变化,在离退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调整,他们离开了以往的工作繁忙,事业压力,不再匆匆忙忙,不再大声说话,不再有时间紧迫感,抛弃了力不从心,志不如愿的感觉,有意识的丰富自己的生活,如练书法,绘画,养鱼等等,使精神愉悦,生活有序,这对疾病的稳定,恢复至关重要。例如,患者,男,73岁,56岁时确诊为冠心病,58岁时发生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经治疗后逐渐好转,该患者工作较忙,脾气火爆办事高效率,刚离休时不能正视现实,怨言不断,不久再次发生心梗,且病情较重,经抢救控制后,在家人及亲友的帮助下,逐渐改变了自己的火爆脾气,正视社会的发展变革,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变化,练书法,广交朋友,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至今病情稳定,心功能正常,该例充分体现了心理稳定与疾病控制的相关性。
, 百拇医药
    2.3 心理健康的积极意义 我们在肯定了任何躯体疾病都有其一定的心理根源,充分肯定了心理与病理是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后,就不难理解身心健康不单单指没有躯体疾病,更重要的是提高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医疗保障的逐步完善,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才能被肯定为健康。

    本文通过对70例老年冠心病人A型性格调查显示,A型行为的存在及A型行为的转变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均具明显相关性,控制避免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其中包括转变A型性格中不适应部分更显其重要。稳定性格与疾病预防息息相关,它虽然不能改变人类的寿命,但它是给人类带来健康的根本保证。

    作者单位:210029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高甬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