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6037
煤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对比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煤工尘肺的X线与CT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12例胸片考虑为煤工尘肺患者行常规胸部CT扫描,分别观察X线和CT图像,得出各自主要征象。结果 煤工尘肺较为特征性征象为微结节和对称性块状大阴影,胸部CT扫描在发现胸膜和肺门改变以及观察块状大阴影内部密度等方面优于胸片。结论 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摄片结合煤尘接触史一般能明确诊断,必要时可结合胸部CT扫描。

    关键词 煤工尘肺 高千伏 胸部CT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8-0739-02

    煤工尘肺是指煤矿各工种工人长期吸入生产环境中的粉尘所引起的肺部尘肺病的总称。依据粉尘中的二氧化硅含量,煤工尘肺可称为矽肺或煤肺。现就煤工尘肺X线胸片与胸部CT扫描所见作一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材料 1998年10月~2002年10月间,12例经X线胸片考虑为煤工尘肺患者,行胸部CT扫描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排除其他占位病变。12例患者全为男性,有2~10年煤尘接触史,12例均有劳动时气急、吐痰、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其中4例咳嗽痰中带血。

    1.2 检查方法 X线胸片摄影采用上海产500mAX光机,摄取标准胸部后前位高千伏片,其中5例加摄侧位片。CT扫描采用美国产PQ—2000S全身螺旋CT扫描机,层厚10mm,层距10mm。

    2 结果

    2.1 主要X线征象 (1)类圆形小阴影。以“p”“q”类圆形小阴影为主,其中p=直径最大约1.5mm。q=直径超过1.5mm,不大于约3mm。(2)不规则形小阴影。以“s”“t”类不规则小阴影为主,其中s=宽度约达1.5mm,t=宽度超过1.5mm,不大于约3mm。约半数病例不规则小阴影杂乱无章地交织在一起,表现为网状或蜂窝状。(3)大阴影。大阴影指直径超过10mm的阴影。常见“八字形”或长条形大阴影,多位于两肺上、中区。(4)胸膜改变。4例见不同程度的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等改变,比例为33.3%。(5)肺门改变。肺门影增大增浓,5例肺门见点状高密度影。(6)肺纹理改变。5例肺纹理增粗、变形,3例肺纹理模糊、减少。
, 百拇医药
    2.2 主要CT征象 (1)位于小叶中心的微结节,直径2~5mm,弥漫分布于两肺,以中下肺后部为多。(2)块状大阴影,多表现为不规则的卵圆形影,边缘凹凸不平。8例大阴影密度不均匀,其内可见斑片、点状钙化密度或坏死及空洞形成。(3)6例可见肺纹理扭曲、变形改变。(4)胸膜改变7例见胸膜肥厚、粘连及钙化等改变,比例为58.3%。(5)肺门改变。肺门影增大,肺门钙斑呈斑点状或蛋壳样。(6)肺气肿与肺大泡。肺大泡常见于肺尖及肺底部。

    3 讨论

    3.1 煤工尘肺临床早期无症状,中、晚期可出现劳动时气急、咳嗽、吐痰和胸痛等主要症状。煤工尘肺的病理基础是肺部弥漫性纤维化。影像学检查结合煤尘接触史可发现和初步诊断煤工尘肺,至于煤工尘肺的分期分级必须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尘肺诊断小组来进行。

    3.2 胸部CT扫描在发现和分析胸膜及肺门改变方面优于X线胸片,并且在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鉴别诊断时,胸部CT扫描有较大帮助。
, 百拇医药
    3.3 类圆形小阴影与血性播散型肺结核鉴别诊断:煤工尘肺类圆形小阴影边缘较清楚,多首先出现于两肺中、下区,肺尖往往清晰。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具有“三均匀”特点,即分布、大小及密度均匀。亚急性或慢性血性播散型肺结核特点是多种形态病变(渗出、纤维化及钙化)同时并存,病变多自上肺区开始向下蔓延。结合煤尘接触史及病人症状和体征有助于二者的 鉴别。

    3.4 大阴影与周围型肺癌的鉴别诊断 典型煤工尘肺大阴影的密度较浓,边界清楚;周围有明显的肺气肿;多出现于两肺上、中区,常对称出现;大阴影的长轴常与后肋垂直,不受叶间裂的限制;与肺癌鉴别不难。不典型大阴影可表现为孤立球形块状大阴影,易与周围型肺癌混淆。区别在于孤立球形块状大阴影亦是大块纤维化病灶,其内可见斑片、点状钙化,周围有“伪足征”及气肿带。而周围型肺癌呈分叶状轮廓,边缘毛糙,多有短细毛刺影与之相连。

    3.5 基层医院煤工尘肺的影像学检查以胸部后前位高千伏摄片为主,复杂型煤工尘肺可结合胸部CT扫描以明确诊断。

    作者单位:412300湖南省攸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8-12)

    (编辑 黄杰), 百拇医药(易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