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6888
李家裕学术思想简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0-0935-02

    业师李家裕行医至今已六十载,可谓学验俱丰,现将其主要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1 学术特点

    学术渊源、承传与创新。李老师自幼随父李广海研习正骨之术,尽得李氏正骨心法真传,并博览群书、撷取各家精华,如蒲辅周的重脾胃学说,冯天有的腰椎坐位旋转复位法,尚天裕小儿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整复并小夹板固定法等。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既有承传,又有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2 学术思想

    2.1 首重阴阳、治脾胃为本 李老师认为,学习中医,应先学阴阳学说,他说,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之源,是高度科学性哲理性的概括。他以阴阳对立统一性质指导思维,进行辨证论治,充分体现李老师首重阴阳的学术思想。
, 百拇医药
    治疗疾病,李老师必以脾胃为本,皆因脾胃为后天之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由脾胃受纳水谷,传输精微以营养之。故李老师治疗骨科外伤疾患,也必先顾脾胃之盛衰,有脾胃虚者,必从脾胃治,无脾胃虚者,亦时刻不忘脾胃这一根本。喜用党参、北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等。

    2.2 辨治痹证、善清热化湿 李老师善用清热化湿法治疗痹证,他认为岭南气候潮湿而多热,加之人群体质因素,致病之邪留着体内易从热化,与湿胶结而表现为湿热之证居多。故治疗痹证,不必拘泥于本虚或“风、寒、湿三气杂至”之古训而过早罔投补益或湿燥之剂,只要见口干口苦,舌苔黄厚腻,则一概先以清热化湿为主,待湿热渐清,舌苔已退,再着手本证或标本兼治。如此,缓解有序,标本不乱,故能力挫病势,稳中见效。常用桑枝、灵仙祛风湿,通经络;茵陈、黄柏、地骨皮清热泻火;大腹皮、苍术、白术、厚朴芳香化湿,行气止痛;苡仁、泽泻淡渗利湿;若大便秘结,则用大黄荡涤糟粕,使邪有出路。

    2.3 内外兼治、展手法之长 内外并重,是李老师治疗颈、腰腿痛的特色。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除承传了李氏正骨手法外,还博采各家手法之精华,融汇贯通,形成一套独特的、疗效显著的整治手法,其中包括坐位旋复法、推腰拉腿法、分筋法、弹筋法、理筋法、拔络法
, 百拇医药
    等。

    2.4 衷中昌西、善洋为中用 李老师深爱中医事业,他治学严谨,博览群书、坚持不懈,以继承、发扬中医学为毕生奋斗的目标。更难能可贵的是,作为老一代的中医前辈,对西医非但无门户之见,反而认真学习西医知识,借鉴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洋为中用”,使其

    遣方用药或手法更准确,更有针对性、疗效更高。

    2.5 重视心理及体育疗法 重视心理治疗,善于与病人交谈,是业师诊治疾病的又一特色。通过成功交谈,既可以了解疾病的起因或受伤过程、病人的生活和饮食习惯,还可给病人以良好信息,以调整患者心理,并可指导患者如何避免不利因素影响,更好地配合治疗。

    在治疗骨伤科疾病中,李老师重视体育疗法,常亲自示范,指导患者练习体疗功法。

    李家裕先生简介:副主任中医师,1926年7月出生于广东佛山,其父乃岭南骨科名家李广海。李老师幼承庭训,后 入广州市卫生局举办的中医进修班第二班深造,1979年被授予市名老中医称号。曾任广州市荔湾区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第一届全国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伤科学会副主任、广州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广东省第四、五届人民代表。现仍担任佛山市中医院中医永久顾问,全国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佛山骨伤急救中心技术顾问。

    作者单位:510170广州医学院荔湾医院正骨科

    (收稿日期:2003-06-08) (编辑 张璇), 百拇医药(何锦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