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临床医学
编号:10396609
静脉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气末CO 2 变化的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5月 第4卷 第9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9-1343-03

    【摘要】 目的 探讨经鼻呼气末CO 2 监测法观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静脉全麻后及CO 2 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 2 )与呼吸频率的变化。方法 选择2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在同一种静脉全麻方法下,经单侧不吸氧鼻腔中采样监测并记录患者麻醉前、麻醉后2min,气腹后10min、30min的P ET CO 2 及呼吸频率的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麻醉前相比,患者除麻醉后2min呼吸频率下降而P ET CO 2 上升外(P<0.01),气腹后10min及30min患者P ET CO 2 比较麻醉前有明显上升(P<0.05),但比麻醉后2min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且其均值仍属正常范围;气腹后10min及30min患者呼吸频率比麻醉后2min有显著上升(P<0.01),气腹后30min患者呼吸频率比气腹后10min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 静脉全麻后及气腹后妇科腹腔镜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及呼吸频率比麻醉前有明显改变,要引起重视。经单侧不吸氧鼻腔采样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方法为静脉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提供重要的安全监测手段。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静脉全麻 妇科腹腔镜 呼气末二氧化碳 监测

    妇科腹腔镜手术以其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大医生及患者所接受。我院采用静脉全麻作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已多年,在吸氧状态下,很少出现缺氧现象,但静脉全麻和二氧化碳气腹后患者体内二氧化碳究竟有没有升高,一直缺乏一种方便、快捷、无创的监测方法来监测。最近我院设计采用经鼻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的方法观察24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静脉全麻后及气腹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3年1~5月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4例,ASAⅠ~Ⅱ级,除外内科合并症,年龄23~52岁,手术种类主要为慢性盆腔炎粘连松解加子宫悬吊术、卵巢囊肿剔除术、畸胎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外孕手术。手术时间35~135min。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全部采用同一种静脉全麻方法:先静注氟哌利多和芬太尼合剂1/2或3/4剂,10min后给氯胺酮1mg/kg静注,丙泊酚5mg·kg -1 ·h -1 持续微泵输注。手术正式开始前2min再静注氯胺酮1~2mg/kg,术中酌情追加氟芬合剂、氯胺酮或丙泊酚。患者入手术室后除监护心电图、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外,还一侧鼻腔吸氧,另一侧鼻腔前庭插进一条F 6 吸痰管,用胶布固定好,再连接在具有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功能的美国MIWAUKEE插件式多功能监测仪上,观察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min(即患者完全入睡后2min)、气腹后10min、30min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呼吸频率的数值,数据以ˉx±s表示。采用统计软件为SPSS(版本10.0)进行重 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

    2 结果

    麻醉后2min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麻醉前有显著上升(P<0.01),麻醉后2min患者呼吸频率比麻醉前显著减慢(P<0.01),气腹后10min及30min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麻醉前有明显上升(P<0.05),与麻醉后2min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均值仍属正常范围之内。气腹后10min、30min患者呼吸频率比麻醉前有显著上升(P<0.01),气腹后10min患者呼吸频率比麻醉后2min有显著上升(P<0.01),气腹后30min与气腹后10min比有明显上升(P<0.05),结果如表1。
, 百拇医药
    表1 各时点呼吸频率及呼气末CO 2 浓度(略)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需要在气腹条件下进行,二氧化碳气腹对患者的呼吸和循环有一定的影响 [1] ,而静脉全麻药对患者的呼吸中枢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多种麻醉药一并静注,容易造成呼吸循环的严重抑制 [2] ,所以恰当地使用静脉麻醉药及有效的临床监测对患者生命安全至关重要。呼吸抑制产生的严重后果是机体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缺氧很容易通过吸氧来纠正,常规可以用血氧饱和度探头来监测,以前二氧化碳分压测定多采用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来测量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因操作复杂,兼之有创,不能连续测定而在临床上没有广泛使用。近几年来无创简便的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越来越多在临床中使用,因为正常健康人中,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良好相关性,其差值不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我院采用单侧不呼氧的鼻腔采样的方法来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而没有采用其他人采用经鼻口咽部插管采样和面罩采样的方法。经鼻口咽部采样时采样管因此而延长,容易产生扭曲,而且口咽部分泌物相对鼻腔前庭的分泌物多,容易产生堵塞现象,所得的数值容易出现误差。面罩中采样的方法更不可取,因为面罩紧贴脸部,容易造成二氧化碳积聚,造成重复吸入二氧化碳的现象,而且采样时容易被氧气流所稀释,所得数值不准确。我院的方法由于采样管短,位置明确在分泌物相对较少的鼻前庭,没有被氧气流所干扰,所以得出的数值应该较为准确。我院使用现代旁流式红外线法进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不仅能显示患者二氧化碳波形,吸入二氧化碳分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数值,而且还可以设定参数上下限,可以及时报警等多种功能,具有反应迅速、连续、无创等特点,在自主呼吸麻醉特别是静脉全麻中使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百拇医药
    我院采用的静脉全麻方法用神经安定合剂、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使用,基本能满足临床手术麻醉的需要,而且对循环干扰少,苏醒时间快。但上述观察结果表明患者麻醉入睡后2min呼吸频率减慢,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比麻醉前 有显著上升,证实了静脉复合全麻对患者呼吸有抑制作用,在吸氧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一直保持正常,机体没有出现缺氧,而是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明显上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由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此时患者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也明显上升,而呼气末二氧化碳的变化可以反映肺泡有效通气量的改变 [3] 。静脉全麻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升高就是肺泡有效通气量的减少导致的。二氧化碳气腹后引起腹内压上升,膈肌上移活动受阻,胸廓扩张受阻,肺容量减少,气道阻力明显增加,使肺顺应性下降,肺通气也随之下降,加上二氧化碳会经腹膜吸收入血,按道理静脉全麻后气腹会导致患者肺有效通气量进一步减少,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会持续上升,但上述监测观察的结果并不如此,随着手术开始及二氧化碳气腹后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没有进一步上升,而维持在麻醉后的水平。此水平虽比麻醉前有明显上升,但仍处于正常值范围之内,这与某些报道结果一致 [4] 。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能维持在正常值范围,这与手术操作刺激能刺激通气,增加每分通气量,降低二氧化碳分压 [5] 及体内二氧化碳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加强呼吸的刺激作用有关。上述观察结果表明患者手术气腹后呼吸频率有大幅度的提升,这与呼吸加强作用有关。但如果使用静脉全麻药不当,麻醉药对呼吸的抑制作用大于呼吸的加强作用时体内二氧化碳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产生二氧化碳蓄积,这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就不可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如不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体内二氧化碳会进一步上升,导致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的出现,所以静脉麻醉下腹腔镜术中应加强监测,除监测血氧饱和度外,还要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遇到过高的二氧化碳分压应及时分析其原因,及时调整静脉复合麻醉药的用量,通畅呼吸道,防止二氧化碳气腹压力过高,防止高碳酸血症及呼吸性酸中毒的出现。
, http://www.100md.com
    经鼻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的方法虽然具有方便、快捷、连续监测的优点,但如果采样管被分泌物或水汽堵塞或采样管漏气,患者用口呼吸时所录得的数值就不准确了。大多数情况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能迅速、敏捷地反映动脉血二氧化碳的相关水平,但由于受机体循环或通气状态和外界因素等干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只能用于辅助判断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而不能完全代替动脉血二氧化碳测量。必要时仍需作血气分析对照,加以校正,并结合临床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 彭伯祥,高兴蓉.全麻下腹腔镜妇科气腹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11(2):113-114.

    2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459.

    3 盛卓人.实用临床麻醉学.第三版.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40.

    4 柏学尼,王萱,闵仁星.硬膜外麻醉与静脉复合全麻下腹腔镜妇科手术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宁夏医学杂志,1998,20(4):251.

    5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6.

    作者单位:528300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 于少伟), 百拇医药(张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