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8期
编号:10397702
针刺治疗脑梗塞早期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8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7-0631-01

    脑梗塞系脑缺血性疾病。尤其是患有肥胖、糖尿病、高血脂的高危人群更是高发因素,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居高不下。其后遗症的发生如面瘫、失语、失聪、肢瘫、痴呆的发生更是加重了家庭、社会的负担。笔者对脑梗塞的患者进行早期针刺治疗,疗效尚佳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脑梗塞患者均为住院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9岁,其中病程为1h~5年。本组病例均经急诊CT证实(入院后1~6h证实),其中伴有高血压29例,冠心病伴房颤3例,糖尿病10例,风心病伴房颤2例,高血脂15例,再发脑梗塞4例(5年内2例,3年内2例),严重心律失常1例。其中伴随症状有:偏瘫27例,失语7例,感觉障碍5例,面瘫12例,感知记忆力障碍3例。肢体痉挛麻木10例,失聪2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尽快尽早给予针刺治疗(生命体征稳定的24~72h之内)。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取患侧曲池 [电1] 、外关透内关 [电2] 、合谷 [电3] 、足三里 [电] 、三阴交 [电] 、行间为主穴,其电1与电2,电1与电3为每隔日交替组;(2)按以上穴位排列顺序争取在1~1.5min来完成。快速进针平补平泻法;(3)取G6805-I型针灸治疗仪,接通上下肢正负两极,取疏密波,,连续15~30min,以患者感觉肌肉微微震颤和能忍受为度,振幅可达20°~30°。(4)必要时取阴陵泉、阳陵泉、肩为辅穴;(5)感觉障碍及失语等取头针配合体针。取穴:百会、四神聪、言语二区、三区、运动区、感觉障碍区、头维三针。头部健侧与患侧交替针刺。烦躁不安取神庭1寸毫针三针联刺法。平衡针灸刺法,快刺法强刺激后留针15~20min;(6)针刺10天为1疗程,休息1天继续下1个疗程,最长达4个疗程。
, 百拇医药
    1.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脑血管病”中的分型评级:轻度30~21分,中度20~11分,重度<11分。脑梗塞CT表现:(1)部位正常5分,腔隙现象4分,大脑皮层3分,基底节梗塞2分。(2)范围<1cm5分,1~2cm4分,2~5cm3分,>5cm2分,特大梗塞1分;(3)中线:中线无移位5分,移位5cm以内4分,移位5~10cm3分,移位10~15cm2分,移位>15cm1分。

    2 结果

    评估类型:轻中型转痊愈,重型转为轻型或痊愈。患者肢体肌力正常或增加3级以上,无病理性神经反射或失语,生活自理者为显效,显效者14例占35%。积分增加5~10分或评估类型减轻型或轻型患者转为痊愈,患侧肢体的肌力提高2~3级,生活基本自理,无明显的病理性神经反射者为有效,有效者23例,占57.5%。积分增加<5分,患者的肢体肌力提高<2级,生活自理有一定困难者为无效,无效者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
, 百拇医药
    3 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脑梗塞患者大多有高脂血症及血液高粘滞状态,血液处于高浓、粘聚状态,使血液循环流速变慢,使脑部动脉灌流量减少,脑组织缺氧、缺血、脑组织坏死或形成梗塞。早期的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液粘度 [1] 。现代许多文献表明,针灸治疗越早、针刺手法合适,其疗效越好,致残率明显降低。

    本组患者均采用电针治疗,头针和体针相配合,以疏密波为主,与患者强弱刺激适当,作用力均匀,能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针刺治疗脑梗塞可使病灶患侧神经细胞的活性增高,兴奋处于抑制状态的脑细胞,使脑功能得以改善 [2] 。本组病例观察治疗,均采取体针与头针相结合,头针以传统经络为基础,结合现代大脑皮层投影反射区,对大脑皮层的良性刺激,可达到醒脑开窍、促进大脑高级中枢控制功能的恢复 [3] 。对改善部分症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针灸时效常规24h1次,本组观察病例中仅对其中10例患者采取了每日2次针灸法,其疗效显然较每日1次为优,对比提倡合理缩短时间,增加治疗次数以巩固即时效益提高临床疗效 [4] 。但尚须大面积对比观察。
, 百拇医药
    脑缺血再灌注产生的损害主要是由自由基连锁反应激化所造成的,自由基连锁反应是脑梗塞缺血及再灌注期组织损伤的核心病理环节。针疗能降低自由基水平,提高SOD活性,降低LPO含量,对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自由基病理学改变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而使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害得以改善 [2] 。早期的针刺治疗最大限度地抢救大脑坏死区域及促进梗塞的吸收,起到溶栓消梗和防止梗塞扩大的作用,还可及时建立侧支循环,起到良性调节局部新陈代谢的作用 [5]

    综上所述:针灸以一种刺激的方式来激发和调动人体一切的积极因素,借助神经—体液及对机体独特的调节作用是任何一种单一药物所无法比拟的 [2] 。针灸的部分效应是借助机体神经系统的功能实现的,这从临床研究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它调动了局部的和全身的代偿因素,以实现疾病的良性转归,而且操作得当无任何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王恩龙.针刺治疗脑梗塞高粘滞血症的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20.

    2 石学敏.中风病与醒脑开窍针刺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9-331.

    3 暴宏玲.针刺治疗脑中风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21.

    4 雷龙鸣,王泽涛.从系统论述中风偏瘫针灸治疗方案的优化组合.针灸临床杂志,2003,19(4):3.

    5 戴果福.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针灸临床杂志,2003,19(2):23-24.

    作者单位:415600湖南省安乡县人民医院

    (收稿日期:2003-09-09)

    (编辑 夫凡), http://www.100md.com(杨亚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