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7069
CT对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探讨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4期
     【摘要】 目的 提高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CT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35个病灶)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表现。结果 (1)大部分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均有较特定的发病部位和诊断特点;(2)含脂肪密度肿块病变包括囊性畸胎瘤(n=7);(3)囊性低密度或以囊性低密度为主的肿块病变包括子宫肌瘤(n=2),卵巢浆液性囊腺瘤(n=4),卵巢粘液性囊腺瘤(n=3),非赘生性囊肿(n=7),卵巢多发性脓肿(n=1),囊性畸胎瘤(n=1),卵巢平滑肌瘤(n=1);(4)囊实混合性或部分实性囊性的肿块病变包括卵巢囊性腺纤维瘤(n=1),恶性肿瘤(n=2);浆液性囊腺瘤(n=2),子宫肌瘤(n=2),粘液性囊腺瘤(n=1),陈旧性宫外孕(n=1)。结论 CT是诊断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盆腔 低密度肿块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04-0582-03
, 百拇医药
    本文通过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表现。探讨其CT特点,以提高其CT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28例,其中单发17例,多发11例,其中属于不同病理组织的低密度肿块6例,共35个肿块病变。年龄7~69岁,平均年龄42岁。临床主要表现腹痛、腹胀及(或)腹部肿块,阴道流血6例,贫血4例,发热2例,无症状3例。患者阴道填塞,口服造影剂充分显示肠道,使膀胱中度充盈。扫描采用TOSHIBA TCT300型全身CT机,自耻骨联合至肿物上缘,层厚和层距为10mm,距阵为512×512。28例均行平扫,13例行增强扫描,采用76%泛影葡胺溶液60ml静脉注射(BOW法)。观察肿块病变以盆腔肌肉的密度为参照标准,低于其密度的肿块病变认为属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

    2 结果

    2.1 子宫肌瘤 4例中,最小者11.2cm×14.4cm×13.0cm,最大者25.0cm×20.0cm×28.6cm,4例均呈子宫区域类圆形囊性或囊实混合性低密度病灶。其中2例右前壁增厚,囊性,膀胱挤向左前方,增强扫描显示环状强化,增厚的右前壁内为新月形低密度区,均为子宫肌间平滑肌瘤;余2例子宫区域囊实混合性病灶,示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1例多发囊性低密度区境界相对清楚,1例为子宫多发肌瘤,1例为粘膜下子宫肌瘤。
, 百拇医药
    2.2 卵巢囊性畸胎瘤 7例中,6例单侧,1例双侧,共8个病灶。最小者3.5cm×3.3cm×3.0cm,最大者12.8cm×10.0cm×22.0cm。6例7个病灶,示液性脂肪密度;1例呈囊性多房水样低密度区。8个病例中7例呈类圆形,1例呈亚铃形。显示液性脂肪密度的7个病灶伴有多少不同的漂浮物、钙化、牙齿、水样密度、呈抛物线的脂液界面等CT征象。呈囊性多房水样低密度区的1例,无脂肪或钙化组织的特征,病理切片:多房,有实性区域,质软,可见毛发,软骨、骨及胶样物,为不成熟性畸胎瘤Ⅰ级。液性脂肪CT值-15~120Hu,水样低密度CT值4~29Hu。伴对侧卵巢单纯性囊肿、同侧多房性浆液性囊肿各1例。

    2.3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5例中,4例单侧,共6个病灶。最小者14cm×12cm×10cm,最大者21cm×12cm×24cm。4个为多房囊性水样低密度肿瘤,CT值0~30Hu,囊壁及间隔线无增厚,增强扫描囊壁轻度强化;2个为囊实性肿物,CT值7~73Hu,强化扫描示囊壁、间隔线和实质性部分有强化。3个病灶伴单发或多发砂粒体钙化。1例伴粘液性囊腺瘤。
, http://www.100md.com
    2.4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4例均为单发。最小者12.0cm×9.1cm×19.0cm,最大者36cm×45cm×10cm。3例呈多房囊性肿块,其中2例呈水样低密度,1例呈高密度囊液,密度不均,CT值高达75~123Hu;1例粘液性囊腺瘤恶变,48岁,囊实性肿物,囊性部分囊壁及分隔不均匀增厚,CT值72Hu,实性部分密度不均,轮廓不规则、模糊。3例囊性肿物囊壁及分隔无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轻度强化。各房间囊液密度存在差异。伴左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1例。

    2.5 卵巢平滑肌瘤 1例单发,盆腔右后方土豆样囊性低密度肿物,边缘清楚,周边轻度强化,范围约10.0cm×7.2cm×7.0cm。

    2.6 卵巢囊性腺纤维瘤 1例单发,呈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

    2.7 非赘生性囊肿 7例单发,最小者3.0cm×3.0cm×4.0cm,最大者14.0cm×19.0cm×12.0cm。功能性囊肿6例,其中4例为浆液性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卵泡囊肿。右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巧克力囊肿)伴双子宫、宫颈潴留性囊肿1例。5例呈单房类圆形囊性水样低密度病灶,壁薄,密度均匀一致;1例多房类圆形囊性肿物,水样均匀密度,壁薄;1例多房长圆形囊性低密度病灶,壁厚约0.8cm伴钙化。伴对侧卵巢颗粒细胞癌、同侧卵巢皮样囊肿、左侧卵巢畸胎瘤各1例。
, http://www.100md.com
    2.8 盆腔恶性肿瘤 2例单发,1例10.7cm×6.4cm×11cm,1例4.8cm×9.6cm×19cm。1例克洛根勃氏瘤(krukenberg瘤),年龄29岁,囊实性形态不规则肿块,囊壁及分隔增厚且不规则,强化明显,囊液CT值平均39Hu,伴腹、盆腔积液、肺及脑转移,为直肠印戒细胞癌;1例卵巢颗粒细胞癌,44岁,呈囊实混合性低密度病灶,囊内分隔及实性区强化明显,无明显腹水,伴对侧浆液性囊肿。

    2.9 卵巢多发性脓肿 1例范围约5.3cm×6.1cm×8.0cm,椭圆形,位于左侧附件区,边缘模糊不规则,多房、壁厚,内缘相对光整。增强扫描示:壁及分隔增强明显,内缘光整、清楚。

    2.10 陈旧性宫外孕 1例,范围8.6cm×8.7cm×7.0cm,位于子宫左上后方,呈一土豆样囊实混杂密度肿块,边缘清楚但不光滑,密度不均匀,CT值3~7Hu。增强扫描示:周边更清楚,包膜及肿块内图案样影强化明显,CT值35~109Hu。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的CT诊断早有报道。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主要包括脂肪,液体及含气体的病变。CT诊断主要是定量、定位、定性及其有无并发症的诊断。定位有助于定性的诊断。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如发生坏死、变性,可见不规则的低密度区 [1] ,增强后不规则的低密度区更为清楚。本文 4例有此征象,其中2例囊性病灶强化扫描后显示受压变形甚至消失的子宫腔,确诊无疑;2例呈实性病灶中囊性低密度区或低密度环绕不规则稍高密度囊变区,增强后低密度更清楚。

    卵巢囊性畸胎瘤占卵巢生殖细胞起源肿瘤的90.0%以上 [2] ,其中8%~15%为双侧性[3] 。本文双侧性占14.3%,表现为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肿块,囊壁多光滑。6例7个病灶囊内均有脂肪密度区,同时伴有钙化、牙齿、“浮球征”或脂液界面等CT征象,为其特征性改变,占病灶个数的87.5%,尽管含有脂肪的肿瘤还包括卵巢脂肪瘤等 [4] 。本文1例卵巢不典型的单纯囊性畸胎瘤,单纯性水样密度伴分隔,隔及囊壁局限性增厚,间隔CT值平均37Hu,CT术前未能明确诊断。术后病理诊断:左侧卵巢良性多房畸胎瘤。说明CT诊断卵巢囊性畸胎瘤仍有它的局限性。值得注意的是当囊内漂浮物不明显时,又无钙化显示,容易与肠腔气体混淆,可缩小窗位测得脂肪密度来确诊,必要时钡剂灌肠可与肠道气体鉴别。国内乐桂容等 [5] 报道卵巢肿瘤中囊性畸胎瘤发生扭转最为常见,本文2例(28.6%)发生扭转,均伴有急性腹痛史。
, 百拇医药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一般较大,直径可达10cm左右。壁薄且均匀一致,囊内液体CT值接近于水的CT值。单房多见,部分可见多个细条样间隔。肿瘤间质或乳头状组织中可有钙盐沉着,形成砂粒体,是该肿瘤的一个特征 [3] 。本文6个病灶,呈典型表现者占66.7%。2例囊实性肿物示囊壁及间隔局限性增厚,其中1例有典型的多发性粗粒体钙化。蒂部扭转1例。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以多房多见,规则薄壁的囊肿,体积巨大,最大径多数>10cm [4] ,本文病例达12cm。4例中3例呈典型表现。笔者观察,不同分房间囊液密度可有很大差异,有的可高达123Hu;囊内分隔厚薄不均,部分边缘毛糙,但超过5mm少见。文献报道和笔者的经验表明;依靠囊液密度判断浆液或粘液性有时是不可靠的,因浆液性囊腺瘤新近出血可显示为高密度囊液,粘液性囊腺瘤含有粘蛋白的囊液也可稀薄如水 [6,7] 。高密度囊液易误认为囊壁结节和厚分隔,测量增强前后的CT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本组病例也说明了这一点;如果出现囊壁结节或囊内分隔厚度大于5mm,恶变可能性极大,本文1例手术证实囊实性,囊内容显示粘液,实性部分,灰白色、质脆,呈细乳头状,诊断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恶变。
, 百拇医药
    卵巢平滑肌瘤及卵巢囊性腺纤维瘤少见。

    非赘生性囊肿包括功能性囊肿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巧克力囊肿)。功能性囊肿与排卵有关。大部分呈圆形,边缘清楚,直径一般小于5.0cm,典型时呈均匀低密度 [2,8] 。本组功能性囊肿平均直径9.0cm,均呈均匀低密度。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最为多见,占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80.0% [2] 。相对而言,其CT表现更具特征性,病灶上缘常不超过子宫上缘,本文的1例病灶长径与同侧盆壁近乎平行,表现为多房样囊性肿块,占据子宫、直肠与盆壁之间的狭长间隙。上述特征是由其病理基础决定的。异位的子宫内膜周期性出血使囊腔逐渐增大,一旦破裂血液便流入子宫直肠窝以及与盆壁之间隔、释放引起纤维增生的物质,导致周围粘连并将其包裹 [2] 。如果肿块较小且囊内出血较新鲜,则其CT值常常偏高以至误认为含有实质性成分的肿块,同时也与功能性囊肿伴出血难以鉴别,结合临床有无痛经史对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9] 。

    盆腔恶性肿瘤中,克洛根勃瘤(krukenberg tamor)是一种特殊型卵巢癌,通常从胃肠道癌转移而得,特征为粘液样变性区并有印指环状细胞,亦称粘液细胞癌。与原发肿瘤不易区分,CT检查时应注意可作为原发灶的胃或结肠等。本文1例显示直肠及乙状结肠管明显增厚。卵巢颗粒细胞癌因含高雌激素而易引起性早熟和绝经后妇女的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样增厚。恶性度低,易复发。CT表现:包膜厚度不均匀,密度偏高,囊实混合,边缘多钝圆,囊液密度与尿液相近。张力感不定,边缘呈大小不等的混合性分叶状。本组1例,符合上述表现。
, http://www.100md.com
    卵巢多发性脓肿:本病因病灶边缘模糊不规则,增强扫描后有明显强化而易误诊为卵巢癌。经回顾分析,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助区别:肿物多呈椭圆形位于两侧输卵管、卵巢位置;脓腔壁厚,外缘不规则,但脓腔内缘光整;子宫骶骨韧带增厚;结合患者典型临床病史,本文1例符合上述几点,并经过手术证实。

    陈旧性宫外孕,均由症状不明显的宫外孕发现而来。其包膜为增生的结缔组织及残存的滋养层,血运丰富,机化的胚胎组织及血块也富含血管,故强化明显。其余部分主要为血性液体,故强化不明显或无强化。这是陈旧性宫外孕CT表现的病理学基础。因此,这种高密度“囊性”病灶内有血运丰富的实性结构的CT征象,是本病特有的,具有特征性,可依此作出CT诊断 [10] 。本病主要与卵巢性及囊实 性肿瘤鉴别,在CT上表现为盆、腹腔囊性或囊实性病灶,但囊内均为均匀的水样液体,也无富含血管的实性组织,故极易鉴别。

    总之,女性盆腔低密度肿块病变CT表现有一定特点。对于部分很难通过CT表现鉴别的病变,还需多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李果珍.临床体部CT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38.

    2 范女郎 娣.卵巢临床与病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8.

    3 周康荣.腹部CT.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315-316.

    4 Buy JN,Ghossain MA,mossAA,et al.Cystic teratoma of the Ovary:CT detection.Radiology,1989,171:697.

    5 乐桂蓉,张青萍.卵巢肿瘤蒂扭转8型超声诊断的评价.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1,7:112.

    6 OcchipintiKA,Frandel SD,HricakH.The ovary computed tomogram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adiol Clin North Am,1993,31:1115.
, http://www.100md.com
    7 林崧.妇产科病理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19-446.

    8 Langer JE,Dinsmore BJ.Computed tomographic evaluation of benign and inflammatory disorders of the female pelvis.Radiol Clin North Am,1992,30:831.

    9 沙炎,王玖华.卵巢良性病变的CT表现.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7:433.

    10 杨国玉,曾斌.陈旧性宫外孕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中华放射学杂志,1995,10:714-715., 百拇医药(王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