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8702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35-03

    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阵发 性不随意挛缩,声门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征性的声音。中医称呃逆乃胃气上逆,膈间不利,喉中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之症,古称“哕” [1] 。顽固性呃逆严重干扰患者休息与进食,并增加心脏的耗氧量,从而使病情加重。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的护理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病区于2000年8月~2002年9月收治3例顽固性呃逆患者,均为男性,均拟诊为“呃逆原因待查”而入院。病例1,患者,56岁,自诉进食西瓜后随即喝可乐而出现呃逆不止,伴呕吐胃内容物(每食入即吐)5天,无胸痛和心悸。曾在当地卫生院治疗(用药不详),但仍呃逆不止,伴呕吐。病例2,患者,68岁,既往有中风病史3个月余,现可扶三足杖慢行,呈偏瘫步态,情绪较低落,少语,平素易怒,动辄训斥家人,家属代诉:患者因小事生气(显得十分恼怒)后出现呃逆不止,伴恶心3天,自诉曾服“片仔磺和板蓝根片”,但疗效不佳。病例3,患者,60岁,即往有冠心病病史6年,近半年常出现心前区不适,按医嘱服药后可渐缓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症状加重而入院,经予对症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2天前突然出现呃逆连声,断续而不止,伴失眠,无胸痛,偶有心悸,未予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对以上3例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病例1:患者因饮食失节,过食生冷,致寒邪阻遏,肺胃之气失于和降。表现为呃声缓慢有力,膈间及胃脘不舒,得寒则甚,热之则减,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象迟缓。属实证胃中寒冷型。病例2:患者情志不调,恼怒伤肝,气机不利,致肝气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生呃逆。临床表现为呃有痰阻,呼吸不利,脘肋胀满兼恶心,舌苔薄腻,脉弦而滑。属实证气机郁滞型。病例3:患者因久病气血亏虚,使胃失和降而发生呃逆。临床表现为呃逆声低长,气不接续,脘腹不舒,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弱。属虚证。

    1.2 护理方法

    1.2.1 临床护理

    1.2.1.1 一般护理 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使患者心身都能得到较好的休息,对稳定其情绪也起到促进的作用。

    1.2.1.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呃逆的发作特点、是否有伴随症状。如出现汗出肢冷、面白或紫、息微脉绝,提示病情加重,须予积极抢救及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 百拇医药
    1.2.1.3 情志调护 情志不畅是常见的病因,病中也能影响病情恶化,尤其频繁呃逆造成胸膈不适及精神焦虑,常使呃逆不易控制,故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显得十分重要,如对患者态度诚恳、亲切,语气和蔼,在护理过程中做好充分的解释工作,动作巧、灵活、利落,使他们感受到体贴、安慰和鼓励;根据不同的心理特征,选用分析、支持、矫正、暗示等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纠正异常的心理状态,做到情志上的自我控制,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从而达到消除其焦虑心理,促进疾病康复的目的。

    1.2.1.4 饮食调护 饮食要有节、清淡而富含营养、易于消化、冷热适宜而卫生,避免辛辣、醇酒、煎炸或过于冷热的刺激性饮食。病后的饮食护理也不可忽视,因疾病初愈,正气未复元或复而未全,脾胃功能尚弱,不能消谷,应节减饮食。

    1.2.1.5 加强支持疗法 由于患者进食量少或每进食时即呕吐而需暂时禁食,故要及时予静脉输入液体和电解质、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以保证供给足够的水分及营养。
, 百拇医药
    1.2.1.6 做好健康教育 定期给患者介绍疾病常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告知并强调:连续不断的快速呃逆可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出现阿-斯综合征等危害性 [2] 。如一旦有呃逆发生,应尽早治疗,可先自行采用连续、缓慢吞咽温水或碳酸饮料,或用清洁筷子(无菌棉枝)快速刺激悬壅垂1~2次等方法。如效果不佳时,须及时到医院诊治。注意劳逸结合,即可活动筋骨、通畅气血、调和营卫、增进食欲、振奋精神,又可养精蓄锐、恢复元气,以“劳而不倦”为度。保持情绪稳定,做到心情舒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1.2.2 辨证施护

    1.2.2.1 针刺疗法 体针,取穴:以足三里、内关、膻中为主。寒气蕴胃者加上脘穴,如病例1。气机郁滞者加太冲穴,如病例2。正气亏虚引起者加气海穴,如病例3。方法:用1.5寸毫针刺入腧穴,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接上G6805型针灸治疗仪,采用密波,刺激强度控制于感觉阈与痛阈之间。每次治疗20min,每日1次,5天为一个疗程。同时配合耳穴治疗法—耳穴按压,取穴:膈、耳迷根为主。实证加交感穴及皮质下穴。虚证加胃穴及脾穴。方法:按压时给予一定的刺激量,实证者刺激宜重,虚证者刺激宜轻。每穴每次按压10下,每日4次,5天为一个疗程。或嘱病人自行按压亦可。
, 百拇医药
    1.2.2.2 腧穴注射疗法 选取足三里穴或内关穴,实证者予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mg(1ml)取等量两侧穴位注射,虚证者予黄芪注射液1ml取等量两侧穴位注射,行针得气,回抽无血后推注药物,每日1次,5天为一个疗程。如出现呕吐症状,则配合使用胃复安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

    1.2.2.3 熨敷疗法 对胃中寒冷型如病例1可使用热水袋(套上布袋)热敷胃脘部,热水温度在50℃,热敷30min,每日2次。注意避免烫伤局部。

    在各项治疗过程中,每天由专人负责,进行观察和记录症状变化情况。

    2 结果

    3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再观察5天,无1例复发,痊愈出院。其中病例1于入院当天早上予治疗后30min症状缓解,当天下午又复发(相隔约6h),1天后症状缓解,2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2同时给予冬眠灵(盐酸氯丙嗪)注射液12.5mg(1ml)取等量两侧内关穴注射,治疗1h后症状缓解,无复发,1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病例3予治疗后2h症状缓解,2~3h又复发,3天后症状缓解,4天后症状完全消失。以上病例1个月后随访,均无复发。
, 百拇医药
    3 护理体会

    呃逆辨证,先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病因,以辨别是否一时气逆而发,或因外感、内伤及脏腑功能失调而致。掌握虚实,分辨寒热。健康人的呃逆多与冷刺激有关,多见于迷走神经与膈神经受刺激的情况下发生,为一时性,可自然消失。

    中医认为呃逆为胃气上逆而致,属足阳明经病证,取胃经合穴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作用,而足三里穴又是人体重要的保健穴。内关穴为手厥阴络穴,能宣通上中二焦气机。膻中穴为一身之气会,因此三者合用能够起和胃理气的作用,而达到以降逆止呃。通过辨证配气海穴或太冲穴以加强疗效。《灵枢·口问》篇说:“耳为宗脉之所聚”。其中手少阳三焦经循行于耳部,支脉入耳中,而三焦经“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三焦”。所以通过刺激耳部腧穴而达到宽胸理气利膈,解除膈肌痉挛以止呃。

    654-2注射液除穴位刺激外,还可营养和调节交感神经,缓解胃肠平滑肌的痉挛,调节胃肠,充分发挥综合效应。腧穴注射疗法亦称水针法,是以中、西医理论为基础的辨证与辨病同时进行的方法,其作用原理即同与中医传统针刺,通过经络起作用,同时又结合现代医药学原理,通过神经传导、体液调节而发挥效能。具有协调阴阳、调整脏腑、调和营卫气血以及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由于水针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较少,绝大数患者不了解,因此在行水针治疗前须向患者讲明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操作时还要分散其注意力,尤其对酸、麻、胀感过于敏感者,需多加疏导,以便操作能顺利进行,有助提高疗效。
, 百拇医药
    频繁的呃逆使患者烦躁不安,不利于病情的稳定与康复。因此,在病情许可下,可给予适量镇静剂,这样可使患者安静休息,减少耗氧量,缓解其烦躁情绪。

    敷疗法是将热水袋敷于上腹部,利用温热(或药物)的作用,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景岳全书》曾说:“惟屡呃为患及呃之甚者,必其气有道,或脾肾元气大有云竭而然然实呃不难治,而惟元气败竭者,乃最危之候也” [3] 。辨证论治中也提到:若因各病变引 起持续不断的呃逆,则需要药物治疗,若在久病、重病中出现,则多为病势恶化之征兆。由此可见,呃逆的发生某种意义上预示着病情的严重程度。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出现的呃逆主要是由于心肌长时间严重缺血、缺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刺激膈肌引起其痉挛,造成顽固性呃逆的临床表现 [4] 。因此,应积极扩冠、吸氧,改善心肌缺血、缺氧,而不宜采用憋气法,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发生意外。随着心肌缺血、缺氧症状的逐渐改善,向迷走神经的刺激性也逐渐减弱,迷走神经兴奋性也随着降低,呃逆可由持续变为间歇到完全消失。如既往有胃肠病史,也需对症用药治疗,这样可减少呃逆发作的频率和缩短持续的时间。
, 百拇医药
    由此可见,只有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及配合综合的护理方法、积极治疗原发病,才能使顽固性呃逆得到有效的控制至痊愈。

    参考文献

    1 李乾构,王自立.中医胃肠疾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50-151.

    2 牟善初,周桂芳.呃逆发病机制及其处理.药物与临床,1999,14(2):39-41.

    3 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730-731.4 俞尚德.中医消化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70-71.

    作者单位:510120广州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二区

    (收稿日期:2003-09-09)

    (编辑 李阳), 百拇医药(区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