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8163
肥厚型心肌病18例误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9-0840-02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原因不明、并以心肌病变为主的心肌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心电图与其他心脏病有类似之处,易造成误诊。近2年我院收治18例入院前均误诊为冠心病的病人。本文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误诊原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中,男11例,女7例;年龄40~58岁,平均46岁;既往有高血压6例,糖尿病3例,余9例无心肺疾患史;其中4例体型肥胖,5例有冠心病家族史。误诊时间最短为7天,最长3年。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以活动后气紧、胸闷痛为主要症状,其中心悸、乏力10例,一过性晕厥2例。查体:心界右侧扩大7例,心尖区均闻及2~3/6级收缩期杂音,其中主动脉瓣区闻及2/6级舒张早期杂音5例,闻及第三心音4例,A 2 >P 2 6例,伴震颤3例。
, 百拇医药
    1.3 辅助检查 心电图均表现为T波深倒置、异常Q波及不同程度的ST段下移;超声心动图示心尖部肥厚7例;室间隔肥厚11例;其中3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显示左、右冠状动脉正常。

    1.4 误诊疾病 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3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7例,前壁心肌梗死2例,心绞痛6例。

    1.5 确诊方法 本组18例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按《实用内科学》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确诊 [1]

    2 讨论

    2.1 HCM临床特点 HCM为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内腔变小、心脏舒张功能受损、肥大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为特征。根据病变的不同又 分为梗阻型和非梗阻型 [2] 。本病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至阵发性胸闷痛、劳力性呼吸困难、晕厥、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猝死,其发病机制未完全清楚、进展缓慢,多数患者可长期生存,但猝死可发生于病程的任何阶段,占死亡患者的50% [3] ,其他可通过超声心动图、心室腔造影及心肌活检确诊。
, http://www.100md.com
    2.2 心电图表现及发生原理 HCM的心电图表现:(1) 35%~50%室间隔肥厚患者在下壁导联及(或)胸前导联出现深而窄的Q波,同导联T波直立而非倒置 [3] ;(2)心尖肥厚患者T波深尖倒置>10mm;QRS波振幅增高(尤其是V 4 导联),ST段有不同程度的压低 [4] 。心电图发生原理主要是心室肥厚引起心室除极、复极改变所致,心肌纤维的排列紊乱,纤维化变性,心电活动出现异常的传导途径,均可导致异常Q波出现。

    2.3 误诊原因

    2.3.1 思路狭窄 长期以来,人们已习惯地接受了“冠状T波”的概念,并将其视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的特征性表现 [5] ,再加上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及吸烟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影响,同时对异常Q波了解不够,未充分作好梗塞性Q波及非梗塞Q波的鉴别诊断。

    2.3.2 未把握冠心病的本质及临床特点 HCM患者,由于心肌数量的增加,虽也可出现氧供需不平衡而引起相应症状,但冠状动脉的长期代偿性扩张,致使其缺血症状不如冠心病突出和明显。
, 百拇医药
    2.3.3 对HCM认识不足及缺乏警惕 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结合心电图表现及超声心动图等,诊断HCM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HCM患者约有10%~15%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故有时必须作冠脉造影才能明确诊断 [3] 。诊断明确后治疗的重点在于逆转左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临床上常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离子拮抗剂。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335.

    2 刘国树.原发性肥厚型、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中华内科杂志, 2000,39(2):137.

    3 陈国伟.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3-785.

    4 仪忠直.实用心电图,济南:济南出版社,1992,108.5 任秉贤.专家笔谈.中国高血压杂志,1994,2(1):64.

    作者单位:545005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心内科

    (收稿日期:2003-09-16)

    (编辑 亦平), 百拇医药(李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