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9期
编号:10398273
SARS流行期间为隔离留观儿童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9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09-0845-01

    SARS病毒以其较强的传染性及对医护人员的高度感染率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为关注,同时也引起社会民众对SARS的恐惧感,对儿童来说也不例外。现就在此期间接受隔离观察的儿童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的体会作一总结。

    1 儿童病人的心理分析

    一般地说,儿童对于疾病及住院无概念。来到一个陌生环境总是感到莫名其妙。由于环境的改变及对于疼痛的恐惧,使得某些患儿见到身穿白大衣的医护人员即表现出恐慌不安,可出现胆怯、害羞、执拗,甚至拒绝和硬性反抗等心理及行为,加之对SARS的恐惧,尤其是年长儿显得极度恐慌,在心理上对医院产生了强烈的“讨厌”与“憎恶”感。因此,在护理工作中,细致地研究并针对儿童的不同情感心理特点,采取儿童心理护理的有效措施,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 http://www.100md.com
    2 对儿童的心理护理

    2.1 入院初期要求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儿童是以直观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对于外观因素的敏感性比成人高,除了要为他们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医疗环境外,还要以家庭化、幼儿园化的格调来布置病室。为避免交叉感染,每个患儿均采取单间隔离观察,我们将留观室的每一面墙壁上都贴上特殊工艺制成的动画图案,各动画片中的主人公以其惟妙惟肖的表情和神态使患儿增加似曾相识的亲切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小儿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慌不安心理。

    2.2 建立友好的信任关系 (1)新入院患儿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会不断要求父母带其回家,不敢看医护人员。有的长时间哭闹不休,幼儿会埋头于妈妈的怀抱,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有超乎一般的耐心和知难而进的毅力,以娴熟的技术给病人带来安全感。(2)善于沟通,与患儿建立自然的富于情感的联系:对于婴幼儿多给予抚摸,使之有亲切感;对于学龄前患儿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赞扬和鼓励,主动亲近、爱抚;对于学龄期患儿要尊重其人格,向孩子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启发他们努力改变现状,配合治疗,以宽容的姿态和口吻提出感兴趣的话题,逐步建立“朋友”式的信任感,改变原有的心理状态建立和谐关系,使患儿和医护人员融入温馨的环境中,使之在心理上感到温暖。达到新的心理平衡,积极配合治疗。
, 百拇医药
    3 对于家属的心理护理

    3.1 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同情心 家属一般都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也常阅读医学读物,但对医学知识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对于突如其来的SARS更是不甚了解。对于治疗和护理会提出种种疑问。同时,因大多数患儿都是独生子女,一旦家长十分急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情感上相容,急家长之所急,忧家长之所忧,在语言和行动上表现出同情和理解,有疑问耐心解释,不可指责,以免造成反感或对整个医疗过程的疑惑而影响疾病的治疗。

    3.2 要热情周到讲解病情,消除急躁及疑虑心理 目前有些家属经济条件欠佳,或由于治病耗费多等原因存在“敌视”医院的情况。还有某些病人在当地医疗机构治疗一段时间不愈而转到大城市的,以病情重、医疗费消耗大为其特点,家属存在急躁心理,希望能尽快治愈。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医护人员应向家属讲解病情,理解并帮助他们,让他们安心下来,配合治疗诚恳地与之交流,对患儿一视同仁,治疗过程中合理用药,护理工作要认真、细心,消除误解和疑心。
, http://www.100md.com
    3.3 提高技术水平,树立信心 患儿家长对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的要求很高,一次穿刺失败会留下“水平差”的印象,更有甚者认为护士拿自己的孩子练习,这些不信任都来自静脉穿刺技术的失误,然而结果可导致严重的医疗纠纷,对此我们要冷静处理,仔细寻找可靠的静脉合理使用,穿刺时保持心情平静、放松,平时我们要加强静脉穿刺练习,因为在隔离观察室医护人员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带着双层手套,手的知觉体验不敏感,加强练习是我们提高静脉穿刺技术的最好方法。另外,操作过程中总结经验,树立信心尤其重要。

    3.4 做好健康宣教 对于突如其来的SARS病毒,其传染性的可怕程度已被渲染得非常“神化”,老百姓更是害怕得厉害,我们要给患儿及其家长讲明白,SARS病毒虽然厉害,但不是防不胜防的,我们可通过科学的预防方法及措施来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如:通风问题、清洁卫生、不去人员密集地、注意个人卫生、实行六步洗手法等。使家长充满希望,激发勇于抗击SARS的热情和民族荣誉感。

    4 体会

    心理压力可以降低人体免疫力、影响疾病的预防和好转。患儿及家属在接受隔离观察时的心理变化是复杂而多样的,为患儿及家属积极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不仅可以缩短与患儿间的距离,还可以减轻其心理压力,促使疾病早日康复,更好地适应整体护理模式的需要,从而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作者单位:300074天津市儿童医院

    (收稿日期:2003-08-16)

    (编辑 刘娜), 百拇医药(魏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