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8683
自拟通脉Ⅰ号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45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25-02

    血栓性浅静脉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近年来本人用自拟通脉Ⅰ号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情况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33例,女12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病程最长3年,最短2周,其中2周~6个月者34例,6个月以上者11例。病变范围,最长26cm,最短4cm;部位:在胸腹壁36例,上肢4例,下肢5例。有外伤史15例,其余原因不明。

    1.2 临床分型 湿热瘀滞型(8例):多见于早期。主证:局部红肿疼痛,浅静脉如条索状,质软,触痛拒按。舌淡红,苔薄黄或黄腻,脉细数或滑数。气滞血瘀型(37例):多见于后期。主证:局部可触及条索状浅静脉,质硬,有触痛或牵扯痛,牵拉条状静脉两端,皮下可出现凹陷性浅沟,局部肿胀不适。舌质黯红,苔薄白,脉弦数或缓。

    1.3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黄芪30g,忍冬藤20g,党参、当归、川芎、皂角刺、牡丹皮各15g,木香、木通、莪术、姜黄、大黄各10g。辨证论治:湿热瘀滞型加银花15g,钩藤15g,地龙30g,黄芪、党参原量减半;气滞血瘀型加桂枝10g,鸡血藤30g,疼痛甚者加川楝子15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剂。10日为1疗程,

    3个疗程观察疗效。

    1.4 治疗结果 本组病例按上法治疗后,局部疼痛和条索状硬结消失,静脉恢复正常为痊愈,34例;疼痛消失,条索状硬结消失三分之二以上为好转,9例;症状体征无改变为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6%。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47岁,腹部皮下发现硬条状物5个月。检查:左腹壁有一约15cm长的条状物,质硬,压痛明显,牵拉其两端,皮下有明显浅沟,局部不红不肿。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诊断:血栓性浅静脉炎(气滞血瘀型)。投通脉Ⅰ号加地龙10g,延胡索12g,鸡血藤30g,服10剂。药后胀痛消失,条状静脉变软,缩短,长约7cm,触痛不显,牵拉其两端浅沟不明显。再服原方10剂。条状物及疼痛均消失,痊愈。随访1年,疗效稳定。

    3 讨论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祖国医学“脉痹”范畴。《素问·痹论》指出,痹“在于脉则血凝不流”。并与文献中记载的恶脉,青蛇毒相似。病因与虚损、湿热下注、瘀血有关。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遵王清任重用黄芪加化瘀药治疗瘀血的经验,自拟通脉Ⅰ号,随证化裁。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化瘀,促进血行;当归、川芎辛热走散,善行血分之气滞,又化血中之瘀积;大黄、牡丹皮、木通破血通络,逐瘀止痛;忍冬藤行瘀通络止痛;莪术、皂角刺性锐利可直达病所;木香行气止痛。湿热瘀滞型加清热散瘀的银花、钩藤、地龙,对局部红肿热痛有迅速的化瘀消肿止痛之效;气滞血瘀型加温经通络的桂枝、鸡血藤,则行气破瘀、通络止痛之力更强。

    作者单位:16100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收稿日期:2003-07-15)

    (编辑 元红), 百拇医药(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