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4期
编号:10398635
心绞痛患者的缺血性ST段压低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04-0293-01

    动态心电图(AECG)是监测心绞痛、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能检出人在24h各种状态下出现的有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现将我院一组心绞痛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到心肌缺血性ST段压低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71例临床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监测仪为美国Mark3000动态心电图仪,记录时间24h,判断结果为J点后0.08S、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时间≥1min,并排除原有CLBBB、W-B-W或1个月内服用洋地黄为一阵次心肌缺血。在监测中让病人详细记录一天活动、情绪变化症状等。以缺血性ST段压低时间,对照患者生活日记中记有“胸痛”、“心悸”等为有症状性心肌缺血,以无自觉症状为无痛性心肌缺血(SMI);以在坐、卧中发生者为与活动无关;以上、下楼梯、散步、赶路等活动时发生者为与活动有关。

    2 结果

    排除干扰等假阳性,在78例中共检出1063次缺血性ST段压低,每例发作4~28阵次,平均每例11.5阵次。ST段压低幅度1~3.5mm,伴典型心绞痛234阵次(22%)。无任何症状829阵次(78%),缺血性ST段压低昼夜分布情况:白昼,发生缺血性ST段压低708阵次,夜间发生355阵次,白昼比夜间多发,白昼以上午8:00~12:00发作频率最高,占总发作数的57.8%。

    缺血性ST段压低与症状关系:1063次缺血性ST段压低中,729次有症状,234次无症状,两者之比为1:3.5。

    缺血性ST段压低与活动的关系:其中850次与活动有关,213次与活动无关。

    3 讨论

    AECG能记录病人24h中所出现的缺血型ST段压低及其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对照日记可判明心肌缺血诱发因素,从而提高冠心病诊断率和加深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发生规律的了解。心肌缺血包括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本文报告1063阵次ST段缺血性改变,其中SMI829阵次(78%),伴典型心绞痛仅234阵次(22%)。过去的研究表明,SMI常发生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外观健康的病人,故在冠心病治疗中应重视无痛性心肌缺血。另近年来,通过Holter监测到心肌缺血发作有明显的昼夜发作规律,本文资料表明8:00~12:00时发生率最高,1063次心肌缺血中0:00~04:00时发作48阵次(4.5%),与8:00~12:00时发作399阵次(37.5%)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这一结果一方面与白天活动多、增加心肌耗氧量有关,另一方面与上午儿茶酚胺分泌量大,冠脉对之敏感有关。本文资料显示缺血性ST段压低79.9%与活动有关。心肌缺血发作的高峰期与心源性猝死的昼夜发生规律相一致,这一规律对心肌缺血的治疗和心源性猝死的预防,意义重大。

    (收稿日期:2002-11-11) (编辑 晓亮), 百拇医药(王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