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 2003年第10期
编号:10398735
中药质量标准化现状及发展趋势刍议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2003年第10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26-7587(2003)11-0985-03

    中药质量标准化是我国中医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中药质量标准还很不完善,市场屡见中药的混淆品甚至伪品,危害人们的用药安全,为了保证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处于标准化、规范化进程中。历史发展到今天,总结前人经验,补充完善,制定系列标准是中药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中药国际化,造福于全人类的需要 [1]

    1 中药质量标准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药品质量是人命攸关的大事。质量标准化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药品质量控制必须有一定的依据与指标,通过对指标的测定和分析,从而确定药品质量的好坏。

    1.1 中药材的来源复杂 目前,我国中药材来源复杂,药材的种植、采摘、加工、贮存远未做到标准化,因此质量非常参差,大大影响了成药的质量稳定性。至此需要质量标准对中成药加以衡量。
, http://www.100md.com
    1.2 中药的组成成分复杂,有效成分难以确定 每个中成药试剂是一个大复方,是一个药用系统,即使所谓的单方,其组分也是复杂的。而中药组方多为复方,方中包括多味药,每一种药含有多种成分,而在制剂过程中,多味药混合在一起还会发生可逆或不可逆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中成药的治疗作用都是一种混合成分的综合治疗结果。正因为中药组成成分复杂,其中的有效成分难于确定,不少成药指标为生药量,或者是药材有效部位的含量,但生药量或有效部位含量相等的成药并不一定具有相同的临床疗效。保证药品的质量,实质是为了保证病人能获得良好的治疗。衡量一个成药的质量,需要客观有效的质量标准。

    1.3 质量标准是制约中药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 使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一直是广大中药工作者的努力方向。在美国,自从上世纪初合成药物取得正统地位以来,当局一直对非含有单一纯化提取成分的植物药采 取排斥的立场。但是随着近期药厂、消费者和保险公司对植物药与“替代医药”态度的改变,美国FDA均已在这几年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使美国跨出了向世界多成分方及“接轨”的第一步,降低了植物药或审批为正式药物的难度 [2] 。对于植物药大国的中国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极好的机会,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我国常用的质量标准与国际相关甚远,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还需在质量方面进行大量工作。
, 百拇医药
    正由于中药质量较难控制,而质量控制对于药品又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才使得中药质量标准在中药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之一。

    2 中药质量标准的现状

    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基本是沿着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引发分析工作者建立以测定中药某一有效成分为目标的分析方法和既有定性又可定量的质量标准的构思,参照国外植物药的质量控制方法,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模式,借助于文献报道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简单理化鉴别,发展到以光谱、色谱为主的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20世纪70年代以后UV、IR等光谱技术,GC、TLC、HPLC等色谱技术逐步广泛地渗透到中药原料、制剂及大生产商品质量研究和控制的应用中,随着中国药典1985、1990、1995以及2000年版的不断制订、修订及增订,这种模式的中药分析方法和质量标准被大面积普及推广,并逐步提高和改进。如复方丹参片在1990年版中国药典鉴别项下用化学反应法合资外分光法进行鉴别,而1995年版中国药典则改用二项薄层法,使用标准对照品鉴别丹参和三七的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和三七皂甙R 1 ,更具科学性 [3]
, http://www.100md.com
    现将1990年、1995年、2000年中国药典(一部)中主要分析方法使用频率统计如表1。

    表1 主要分析方法的应用频率略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药质量标准的控制由过去依靠性状、感官、经验判断已经进入到依靠现代量化分析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控制阶段。(2)定量分析的品种到2000年呈明显增加趋势,预示着中药质量的控制将更加量化。从定量分析方法来看,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扫描法等方法。且呈明显上升趋势。薄层色谱法用于中药及中药制剂鉴别的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品种呈明显上升趋势。(3)与国际天然药物标准接轨,到2000年版药典除对中药及制剂进行重金属等检查外,首次规定了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分析方法,并对甘草、黄芪规定了其有机氯农药残留限量。

    上个世纪以来,这种模式的质量标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生产、研究和市场商品的监督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整顿中药市场等方面,至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百拇医药
    3 现行中药质量标准的局限性

    由于中药的复杂性,使得目前的中药质量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参照西药质量标准的模式建立的,即通过测定某一个或某几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来对中药的质量加以控制。这样的质量标准有一定的实用意义,但对中药来讲,并没有从整体把握药物,而中药必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评价。

    3.1 中药质量标准不全面,不能直接评价疗效 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评价疗效,现阶段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并未能达到质量标准的最终目的。对于组成药物多,成分极其复杂的中药制剂,很难用其中一味药的某个化学成分的作用来阐述其药效;同样,也很难用其中一个或几个有效成分的含量来控制中药制剂的质量。上述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方法欠完善,也不符合中医的整体思想。

    3.2 对药品有效成分的研究不够深入 中药是一个药用体系,特别是中药复方,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精髓的集中体现,方剂的临床配伍有深刻的科学内涵。中药有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起效的可能不止某一种或某几种成分,而应该是多种成分的协同作用。简单地将中药药效归结为某一个或某几个成分的作用,实际上是将中药简单化。由于有效成分不清,于是便出现了“指标成分”,但目前指标成分的选取有一定的随意性。如六味地黄丸中熊果酸的含量并不仅定量测定意义不大,即使鉴别也不是山茱萸的专属性成分,假如以山楂投料也同样可以鉴别出熊果酸,熊果酸的含量并不低,无法做出真伪优势的判断。现在比较重视有效部位的研究,但是中药的复杂性并不是仅确定了有效部位就可以解决的,因为有效部位可能药效较强,但并不说明药效由其完全决定。
, 百拇医药
    3.3 检测手段不能适应当前中药标准化需要 精确地检测中药产品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严格地监控其中的有害成分,是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4] 。然而中药大多以复方应用,成分极其复杂,每种成分含量甚少,何况有效成分往往不是单一成分,而是集中成分共同发挥治疗作用。这就给检测手段的选择带来困难。有些中药的有效成分为多糖类物质无紫外线吸收,无法用常用的检测方法去进行定性定量。当前用的容量法、重量法、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均不能完全适应检测品种多样、背景复杂的中药产品需要。

    4 中药质量标准化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沿着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模式建立的中药及草 药国外通用质量控制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质量控制模式的主流,作为中药质量常规检验的分析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将是TLC、HPLC、GC占主导地位,CE将会逐步进入常规检验的层面,这从2000年药典可以反映出来。多种方法深入研究和如何使用使今后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的主攻方向。但由于检测任何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反映它所体现的整体疗效,随着时间推移,其潜在的局限性和缺陷将逐渐凸现出来,所以宏观地综合分析将成为必然的趋势。在人类进入系统科学时代以后,人们的科学认识观念更新,综合分析和整体分析成为分析化学发展的必然的反映 [5] 。目前中药和国外的草药逐渐重视多成分或多组分检测,如德国研究的银杏叶提取物的质量控制。虽然他们没有中医药的理论,但通过现代科学的详细研究,他们的结论是:(1)银杏叶的主要有效成分是总黄酮苷类和萜类内酯。(2)提取物的各种成分是作为一个整体,即所含的黄酮醇苷、萜类内酯、原花青素类、少量有机酸和儿茶素等酚酸类成分起着互补和协同的作用,或者说是起着多价药理作用。这种接近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的作用,强调所含的某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代表其整体的疗效。他们曾试图将Egb761 R 精制,但药理作用并未见增强。从而说明Egb761 R 药理作用是相对固定组成的各组分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用于标准化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最终产品质量控制的指标是HPLC测定中黄酮醇苷24%(±10%),总萜类内酯6%(±10%),致敏成分银杏酸<5ppm;同时又设置了内控的色谱指纹图鉴别 [6]
, http://www.100md.com
    在寻求综合评价中药质量的过程中,色谱指纹图的应用受到重视 [7] 。目前,国外及WTO等在植物药质量评价中均提出了为了确证植物药制及产品批间的一致,对有效成分未明的草药应提供色谱指纹图。此外,色谱光谱技术的横向联用也是对复杂样品综合分析的一个发展趋势。从柱切换技术到HPLC/PDA/MS-MS,HPLC/TLC(AMD/UV-FLu,以及柱色谱与FTIR或NMR的联用,TLC数码成像及数据事实处理技术以及TLC-Laser digital quantition等 [5]。由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及纳米技术的发展,将来不同分析技术之间的纵向整合也不是不能的。

    5 讨论

    中药质量标准化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充分体现“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质量保证的药品能防病治病或改善人的生活质量。此外,质量标准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我国质量标准不完备,与国外相距甚远,也是我国中药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进行改进中药质量标准使之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刻不容缓。
, http://www.100md.com
    现行中药质量控制模式是借鉴化学药品质量控制的模式,借助于文献报道选定某一中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指标成分”,建立相应的简单理化鉴别,在发展到以光谱、色谱为主的和含量测定的质量标准。上个世纪以来,这种模式的质量标准在中药材及中成药生产、研究和市场商品的监督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整顿中药市场等方面,至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目前沿着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模式建立的中药及草药国外通用质量控制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仍将质量控制模式的主流,但由于检测任何一种活性成分均不能反映它所体现的整体疗效。在人类进入系统科学时代以后,综合分析和整体分析成为分析化学发展的必然的反映。

    中药分析工作者也正在逐渐转变自己的科学认识方式,由单一成分的分析逐步转向整体特征分析,或者两者结合起来。对于一个疗效确定的品种,应注意分析样本中尽量提取能反映全貌的特征信息,即中药及中药制剂“全成分”的色谱图像分析或指纹图谱分析,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 http://www.100md.com
    质量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评价疗效,现阶段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并未能达到质量标准的最终目的。中药质量控制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与现代中药药理及临床研究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单一成分测定与群组分测定相结合,加强综合分析的能力,尤其应该发挥色谱图像分析及指纹图谱分析的优势,由质量控制向与中医疗效评价 结合的标准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宝琴.中药标准化回顾.中成药,2000,22(1):22-26.

    2 郑志华.加强中药质量标准研究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中国药业,2001,10(2):4-6.

    3 何结宝.从历版中国药典看中成药质量标准的的发展.基层中药杂志,1998,12(1):58-59.

    4 李毓群.提高中药制剂质量的若干建议.中国中药杂志,2002,27(6):471-474.
, http://www.100md.com
    5 谢培山.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发展趋势.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1,12(3):188-191.

    6 Sticher O.Quality of Ginkgo preparations.Planta Medica,1993,(59):2-11.

    7 谢培山.中药制剂色谱指纹图谱(图像)鉴别.中成药,2000,22(6):391-395.

    作者单位:510405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收稿日期:2003-08-08)

    (编辑 刘娜), http://www.100md.com(吉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