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5期
编号:10398437
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5-0450-02

    一年多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药为主的方法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其中男31例,女4例;年龄27~71岁。

    1.2 诊断标准 (1)患肢出现麻木、发凉、怕冷、酸胀疼痛、间歇性跛行,皮色潮红或苍白,皮肤干燥,肌肉萎缩等慢性缺血性和营养障碍性症状和体征;(2)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3)部分患者有静脉炎病史;(4)除外雷诺氏病,血管硬化症及其它血管疾病。

    1.3 辨证分型与治疗方法

    1.3.1 辨证施治 (1)阴寒型(西医缺血型):表现为患肢行走时沉重、麻木、小腿有抽搐、疼痛感,遇冷痛重、得热痛缓,足部皮肤发白、触之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细而迟。治则: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方药:党参、黄芪、制附子、姜黄、桂枝、当归、丹参、红花、细辛、制川乌、蜈蚣、炙甘草、水蛭、全虫、鸡内金、陈皮、白花蛇,加减:如下肢加川牛膝;服药后热感强者可加麦冬、石斛。(2)血瘀型(营养障碍期):患肢持续固定性针刺样疼痛,皮色暗红或青紫、下垂时更甚,汗毛脱落、肌肉萎缩,疼痛表现为静止痛、夜间重,舌质红或紫暗,脉沉细而涩。治则: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药:黄芪、党参、当归、赤芍、丹参、红花、川芎、穿山甲、水蛭、土元、制乳香、制没药、甘草、三七粉(冲服)、焦三仙。(3)湿热下注型:见于寒湿下注郁久化热的初期阶段,患肢肿胀、压痛、肌肤光薄而亮,皮肤发凉,可伴有游走性浅静脉炎,溃疡或湿性坏疽,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治则:清热除湿,活血通络。方药:金银花、连翘、元参、黄芪、苍术、防风、生地、丹皮、地龙、土元、水蛭、蜂房、黄连、泽泻、焦三仙。(4)热毒型(坏疽期):由于气滞血瘀,寒湿郁久化热、热盛肉腐,所致患肢剧烈疼痛如汤泼火燎、昼轻夜重、喜冷怕热、脓多有恶臭,脉洪数或滑数,舌质红绛,苔黄燥或腻。治则: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双花、连翘、公英、玄参、黄芪、当归、丹参、赤芍、生地、石斛、黄连、黄柏、元胡、陈皮、甘草、鸡内金、砂仁。(5)气血虚弱型:久病体弱,面容憔悴,消瘦无力,心慌气短,畏寒自汗;创面肉芽色淡不鲜、久不愈合,舌淡苔少,脉细弱无力,伴有脾胃虚弱症状。治则:益气养血,通脉活络。方药:黄芪、党参、当归、熟地、人参、丹参、赤芍、川芎、白术、云苓、炙甘草、砂仁、鸡内金、三七粉(冲服)。
, 百拇医药
    1.3.2 外用药 (1)玉红生肌膏:当归、白芷、白蜡、轻粉、甘草、紫草、血竭、珍珠、麝香共为细末,配四环素乳剂外敷。痛甚者可加2%利多卡因,感染严重者加氯霉素粉,去腐肉时可酌增轻粉、朱砂。(2)全蝎膏:全蝎、蜈蚣、冰片、凡士林。先将凡士林熔化,后入全蝎、蜈蚣煎熬,至冒白烟为度,过滤去渣,待温后再加入冰片搅拌均匀,冷却成膏,选用于溃疡或坏疽有继发感染创面。

    1.3.3 其它治疗 (1)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丹参10支、脉络宁4支、维生素C2.5g,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休息20天。(2)继发感染时常用青霉素、先锋霉素、头孢噻肟钠、甲硝唑等。(3)溶栓丸:采用河南省安阳市脉管炎医院成药,方剂为:乳香、没药、洋金花、三七、元胡、粟壳等,适用于各型疼痛甚者。(4)对于久病虚弱、创面愈合不佳者可输血或静滴白蛋白。(5)对于创面较大、肉芽生长较好者,应及早植皮治疗。

    2 结果

    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治疗结果 (略)

    显效:34.3%,主要症状消失,伤口基本愈合,侧支循环建立;有效:45.7%,症状减轻,伤口缩小,患肢血液循环障碍有所改善,仍需治疗;无效:20%,治疗两个月以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者。

    3 体会

    治疗原则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控制坏死感染。

    注意处理好局部与整体、通与补的关系,本病虽为局部病变,但与整体密不可分,临床上大多患者迁延不愈或素体虚弱症状,根据“虚者补之”的原则要扶正以固本,另外,不论何型、何期者不能脱离“补”与“通”的原则,既要活血又要 补血,这样既注意局部的“瘀”又照顾了整体的“虚”,使局部与整体、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才能提高临床疗效。

    在用药剂量上,活血通络药物剂量要大,但又要注意病人的体质。对于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血管畸变等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出血疾病的发生。

    (收稿日期:2003-03-04) (编辑 晓亮), http://www.100md.com(于东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