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8469
短效类降压制剂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11-1032-01

    目前,对高血压病人药物的选择,多提倡长效制剂,1日1次,以提供24h持续效果。其优点在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减少血压变异性,从而达到平稳持续的血压控制,对减少心血管病事件危险性有较好的效果,而且可减少靶器官损坏的发生。不言而喻,长效制剂是经济条件好的病人的第一选择,但对低收入的群体来说,只能是望而却步。因此,对于探讨短效制剂的最佳降压效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短效制剂采取择时给药的方法,效果更为理想。

    1 短效类降压制剂择时给药治疗高血压的理论根据

    许多研究显示,动脉血压在1日24h内存在周期变化。张维中等 [1] 做动态血压参数的短期重复性研究,从观测图分析动脉血压在1日24h内表现出周期性节律变化。血压在清晨睡醒后持续上升,上午8~10时达峰值,随后开始逐渐下降至中午12~14时,然后又逐渐上升,到下午16~20时再达峰值,夜21时入睡后再度降低,且有持续降低的趋势,至清晨0~4时达谷底。如果在血压峰值出现之前应用短效降压药,而在血压低谷到来之时,降压药的药效已明显降低或消失,就能尽量使血压保持在一定的稳定状态下,减少血压过高或过低的不良影响,也可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 百拇医药
    日本学者在10年前即明确提出,老年高血压仅需白天治疗。我国也有人做过观察 [1] ,采用清晨醒后即一次给降压药心痛定20mg(住院用药为10mg),结果报告为血压24h周围节律性有所改变。清晨醒后血压变化较平稳,白昼血压上升趋势得以控制,夜间血压下降亦不明显,昼夜中血压变化无明显波峰和波谷形成。一组24例 [2] 高血压脑梗塞患者的研究结果报告,其缺血性中风发病时间记录为清晨之前发病者9例,其余15例均在清晨醒后3h内发病。可以推测,夜间血压的生理性下降是导致缺血性中风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夜间植物神经功能状态引起微循环扩张,血压下降。具有脑血管硬化等病理基础者,血管反射及血压自动调节功能均受损,当血压下降到低于自动调节最低限度时,就可导致脑血流量下降,致使中风发生。由此可推测,择时给药对于防止高血压脑中风是有利的。

    2 择时给药方法

    一般常规短效降压药都是每日服3次,每次几片不等,笔者在改变此种给药方法,即每天清晨醒后一次性给药(药量依血压高低而定)或每天2次,即清晨醒后1次,午后2~3点给药1次(因个别患者血压未控制到理想范围),收到较佳疗效。比传统服药方法所用的药量和服药次数均减少,而且效果却比传统服药方法的疗效好,同时也方便了很多。但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能够更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脑中风的发生,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后的血压剧烈变化,使血压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上午的血压升高得到控制,到了下午和晚上,若没有特殊变化,无需再服药,这样可以防止夜间血压过度下降所造成的脑缺血,从而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维中.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4,(22)1:37.

    2 朱日华.实用内科杂志,1992,(12)5:254.

    作者单位: 250014 山东省军区门诊部

    (收稿日期:2003-06-23)

    (编辑 曲全), 百拇医药(余林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