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9090
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6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1-1699-02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孕产妇急重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将危及产妇的生命。我们根据产科DIC的病理特点,在救治过程中重视补充凝血因子和冷沉淀,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我院16例DIC的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0~2003年我院共抢救产科DIC16例,年龄22~32岁,初产妇7例,经产妇9例。孕30~40周,其中30~37周5例,37周以后11例,剖宫产8例,阴道分娩8例,5例发生在院内,11例由外院转来,院内发生率0.071%。

    1.2 临床表现 16例DIC中,胎盘早剥5例,羊水栓塞3例,重度妊高征2例,这10例起先很少的出血即致DIC,出血量最少的为500ml,其余病例为其它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而导致的DIC。所有病例最终导致产后大出血,平均出血量3000ml,最多出血量7000ml,伴不同程度休克,重者血压测不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这些病例均有阴道出血不凝现象,有的伴有血尿等。
, 百拇医药
    1.3 实验室检查 当病人发生产后出血时,常规取血实验室检查结果为血小板下降,纤维蛋白原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三P试验阳性等,这些病例均符合DIC诊断标准 [1]

    1.4 治疗及结果 在抢救过程中除祛除病因、输液输血、纠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处理外,还注重DIC的特殊治疗,这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所有病例均在见到不凝血或DIC诊断明确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或冷沉淀。新鲜冰冻血浆和浓红的比例约为1∶1,冷沉淀2~6U不等,直至病情好转。16例中1例因重度妊高征颅内出血死亡,3例行子宫切除,3例子宫切除中2例系胎盘早剥、子宫卒中,1例为中央型前置胎盘,部分胎盘植入。

    2 讨论

    2.1 发生率 产科DIC发生率文献报道在0.03%~0.13% [2,3] 。我院产科DIC病人大多由外院转来,但院内发生率0.071%与报道相符。
, http://www.100md.com
    2.2 诊断 重视DIC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前提。临床上易诱发DIC的疾病有羊水栓塞、胎盘早剥、重度妊高征、死胎、过期流产、重症感染等,在有诱因的情况下发生大出血、血不凝、休克等临床表现时应想到本病的可能,结合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存在诱因的病人很少的出血即致DIC,本文有一重型胎盘早剥宫腔积血,仅500ml即致DIC。

    2.3 祛除病因 产科DIC的处理向来是比较棘手的。首先应该积极祛除病因,阻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的来源,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胎盘早剥患者应尽快结束分娩,即使胎儿死亡,估计短期内不能尽快阴道分娩,也应剖宫取胎。我院曾有一重度妊高征、胎盘早剥致死胎患者,从胎动消失到剖宫取胎历时约7h,终因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切除,患者的生命是保住了,但是子宫却被切除,结果不尽人意。

    2.4 补充凝血因子 我院在处理DIC时除祛除病因、输液输血、纠酸、纠正电解质紊乱等一般处理外,也重视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补充,收到满意效果。产科DIC多为急性失血引起,病情发展迅速,高凝期往往不明显即迅速进入消耗性低凝期及纤溶亢进期。消耗性低凝期是补充凝血因子的最适当时机。因此,在DIC诊断明确时或发现血液不凝时即输注新鲜冰冻血浆200ml及冷沉淀2U,随后根据病情继续输用直至病情稳定。新鲜冰冻血浆无细胞成分且含有多种凝血因子,冷沉淀除含多种凝血因子,还含有纤维蛋白原,对纤维蛋白原低于1.25g/L的患者犹为实用。凝血 过程需要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的参与,DIC时消耗大量的凝血因子,给予及时补充能很快达到止血目的。
, 百拇医药
    合理应用肝素一直被认为是治疗产科DIC的重要手段 [2~4] 。但因DIC高凝期很短,很快进入消耗性低凝期,故肝素用药时机较难判断,如用药不当会加重出血,甚至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帅茨霞等报道 [3] ,12例DIC中8例未用肝素者均被抢救成功。林琼霞等报道 [4] ,23例DIC中18例应用了肝素,13例做了子宫切除,结果似乎提示肝素的应用对保留子宫并无益处。我院16例DIC病人均未使用肝素仅1例重度妊高征颅内出血死亡,其余均抢救获得成功,3例行子宫切除。说明DIC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和冷沉淀是可靠的,且它们副作用少,适应证易掌握。当然,我们的病例大部分为病因已祛除,且已出现大出血,此时主张补充凝血因子而不需应用肝素,但发病急而重的羊水栓塞,早期合理应用肝素还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14.

    2 梁心仪,朱坤仪.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例临床处理结果分析.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2,18(1):59.

    3 帅茨霞,胡燕,俞康.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附12例临床分析.中华围产医学杂志,1999,2(4):247.

    4 林琼霞,左绪磊.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3例临床分析.中国实用妇产科与产科杂志,2000,16(6):371.

    作者单位:351100福建省莆田市第一医院妇产科

    (编辑 小川), 百拇医药(刘季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