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399930
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1-0036-02

    骨质疏松是以骨骼质量低下,骨量减少,骨骼构成退化为特征,以骨痛、驼背、身材矮缩、易发骨折等症状表现的一种骨病。西医用雌激素、钙剂等治疗,虽有疗效,但副作用大。笔者在老年病门诊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收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1 基础治疗

    基础治疗适用于:(1)轻、中度骨质疏松病人;(2)无自觉症状属高危发病者(女性>45岁,男性>60岁),或有早期可疑信息,均经X线检查,骨密度明显降低者;(3)重度骨质疏松病人症状改善后的巩固阶段。

    基础治疗包括四方面内容。(1)食疗法:药补不如食补,食补安全有效。首先要改变传统的钙摄入较少的饮食习惯,要求病人适量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牛奶、瘦肉、豆制品、鱼、各种蔬菜、水果等。其次以品种多样,营养丰富,少荤多素,清淡为主的原则,根据病人的经济条件、饮食习惯制订相应食谱。(2)运动疗法:以锻炼保钙为目的。以经常、适度、慢运动为原则;运动量以耐受为度;运动时间每天坚持2~4h,运动和休息间隔循环,循序渐进;运动方式根据季节和个人爱好,选择太极拳、健身操、游泳、散步、慢跑等,同时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保护性措施。(3)行为疗法:生活科学规律。宜早睡早起,宽衣舒展;宜睡硬板床,忌睡弹簧床;食不宜饱,饭后宜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养花种草,心情怡然;不嗜烟酒,少饮咖啡,少食糖、盐。(4)对症治疗:疼痛予止痛剂或用拍、打、叩、击、捏、推、拿等轻手法按摩;骨痛、肌肉痉挛者,补充钙剂、维生素A、D和维生素E;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予保和丸或参苓白术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等,分别相应对症处理。
, 百拇医药
    2 辨证施治

    临床对X线表现骨密度与软组织接近,骨小梁稀少消失,且骨痛、行走困难,伴神经损伤,或骨折后久不愈合的患者,据其所见,分四型论治。(1)肾虚型:症见腰背或肢体酸楚疼痛,下肢胯、膝、足跟、足掌等负重关节的疼痛更常见,发脱齿摇,牙质粉化,牙根宣露,身长缩短,驼背,健忘,舌淡,脉细弱。治则:补肾壮骨,滋养精血,佐健脾开胃活血。用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怀牛膝,川断,炒杜仲,桑寄生,丹参,白术,焦山楂,茯苓等。权变法:若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症见咽干舌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健忘不寐,舌红少苔,脉细数。可加龟板、鳖甲,龙骨,牡蛎,知母,地骨皮;若肾虚及肝,肝肾阴虚,症见耳鸣目眩,视力下降,下肢痿软,站立骨痛。加天麻,半夏,鹿角胶;若阴虚精亏,精不化气,水湿内停,症见下肢水肿,沉重无力,舌苔厚腻。加车前子,防己,秦艽,莶草;若肾阳不足,或阴虚及阳,症见畏寒肢冷,遇寒加重,小便频数清长,舌质淡,舌体胖大。加骨碎补,仙茅,补骨脂;若肾虚及脾,气阴双虚,症见气短,困倦,加人参,黄芪,当归,熟地。(2)脾虚型:症见腰背酸痛,膝胫足软,年高体弱,牙齿脱落,食少便溏,神疲少动,面色萎黄或黄白,或素有脾胃功能障碍(便秘,慢性泄泻,脘腹坠胀等),舌淡,苔白厚腻,舌体胖大或瘦小,脉缓弱或细弱或浮而无力。治则:健脾益气,化湿活血,佐强筋壮骨。用药:黄芪,当归,桂枝,炒白芍,炙甘草,苍术,枳实,茯苓,薏米,怀牛膝,骨碎补,伸筋草等。权变法:若脾虚及肾,脾肾阳虚,症见畏寒肢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大,舌津欲滴,脉弱或沉迟。加人参,补骨脂,益智仁。若脾虚气衰,渐久精血亏乏,脾肾气阴双虚,症见气短乏力,头晕心悸,腰酸腿软,失眠健忘,自汗出,加人参,熟地,枸杞子,鹿茸。(3)气滞血瘀型:多见于外伤或骨折后伴神经损伤,症见腰骶疼痛牵及下肢,胸背疼痛牵及胁腹,俯仰不能,翻身咳嗽痛剧,局部肌肉痉挛,凝滞强直,活动受限,或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瘀暗青紫,舌质暗红或瘀斑瘀点,寸口脉弦或弦涩,趺阳脉弦细。治则:通行任督髓络,活血通脉止痛。用药:柴胡,当归,川芎,炒白芍,炙甘草,丹参,醋香附,炒灵脂,川牛膝等。权变法:若腹胀,便秘,排尿不畅,加大黄,厚朴,沉香,土元;若气短,胸胁胀满疼痛,恶心,加全瓜蒌,姜半夏,杏仁,降香;若头项强痛,咳嗽气逆,加天麻,姜半夏,全瓜蒌,葛根。(4)冲任失调型:多见于绝经期或绝经后女性,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负重扭伤即发生骨折,骨折术后不易愈合,多伴有月经失调,头面烘热等更年期综合征的复杂表现,而腰背及四肢关节疼痛若不明显,易忽视而误诊,X线检查多见骨小梁稀疏,尺脉浮或沉细无力。治则:补肾扶阳,调理冲任。用药:仙茅,仙灵脾,鹿角胶,紫河车,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炒杜仲,怀牛膝,半夏,土元,知母等。
, 百拇医药
    3 病案举例

    例1:患者,女,72岁,家庭妇女。腰骶痛牵及右大腿后侧和小腿后侧外疼,伴麻木4天。患者4天前乘长途汽车4h,一路颠簸,下车尚可步行100m回女儿家。时逢阴雨天,少活动,在家坐低凳帮女儿剥花生,遂站起困难,由人扶起,不能迈步,腰骶和右腹股沟中点处疼痛,且沿右大腿后侧和小腿后外侧放射疼,右腿不能持重,右手捂腹,右前屈曲方舒,平卧翻身痛甚,不能搬动,动则大声呼叫,否认外伤史。于1998年8月27日由女儿推车送来门诊。查:腰骶广泛性压痛并向右下肢放射,右腹股沟中点、髂前上嵴、右股骨大转子处均压痛,右侧腰骶部和臀部肌肉痉挛。X线示:骶骨、髋骨、股骨的骨小梁稀疏,腰4、5椎体呈鱼椎样变形,椎体边缘骨质增生。身矮体瘦,面色黄白,食少便溏,畏寒怕冷,舌淡苔薄,脉弦细而迟。诊断:骨质疏松症。辨证:脾肾阳虚,气滞经络。治则:补肾壮骨,健脾益气,活血通络。用药:骨碎补15g,狗脊15g,炒杜仲20g,桑寄生20g,怀牛膝20g,土元15g,伸筋草15g,透骨草15g,黄芪30g,苍术15g,当归15g,丹参15g,焦山楂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温服。药渣热熨腰骶部,1次/日,20min/次。辅以轻手法按摩。经治1周,疼痛减轻,能持拐行走,4周后疼痛消失,生活自理。按辨证处方制成密丸,6g/次,3次/日,巩固治疗月余。后长期坚持基础治疗,4年无复发。
, http://www.100md.com
    例2:患者,女,49岁,工人。患者于2000年4月17日骑自行车上早班途中,躲避行人不及,连车带人歪倒在马路边,致右小腿下段骨折,遂住院行内固定治疗术。术后75天,负重无力,行走疼痛,伴见阵发性烘热,月经紊乱,烦躁易怒,由家人陪伴来门诊求治。查:舌质暗红,苔厚腻,脉弦细数,右下肢纵轴叩击痛,X线示右胫骨中下1/3处骨折, 骨折端分离,无骨痂形成。测左胫骨中点的皮质指数为38%。诊断:骨质疏松症。辨证:肾虚肝亢,冲任失调。治则:滋补肾阴,平肝潜阳,调理冲任。用药:女贞子15g,枸杞子30g,怀牛膝30g,鹿角胶15g(烊化),紫河车粉12g(冲服),当归15g,丹参15g,天麻15g,龙骨、牡蛎各30g(先煎),姜半夏15g,知母12g,仙茅15g,仙灵脾15g,桑寄生30g。水煎服每日1剂,分温3次服。经治一旬,饮食增加,烘热消失。按辨证处方制成胶囊,5粒/次,3次/日。服药4周,疼痛消失,X线检查,有骨痂形成,3月后取出钢板,嘱其坚持基础治疗,现正常上班。

    4 讨论
, 百拇医药
    我们以肾主骨、肝主筋、脾主肌肉的理论为指导,认为肝肾亏虚、脾胃虚弱和“脉虚”、“脉不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其充在骨。若老年人肝肾亏虚,“天癸竭”,“脉不通”,或房劳胎产伤肾,致精血不足,筋骨失养,酸楚疼痛,甚则筋断骨折。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若饮食失节,或脾胃素弱,或年老体弱,谷少气衰;皆致气血衰少,肝肾筋脉骨肉失养,不仅骨质脆而易折,而且五脏亦虚,血流瘀滞,多见弦细、弦涩、或细弱、沉迟等“脉虚”和“脉不通”的表现。故肝肾亏虚,脾胃虚弱,脉络痹阻共同影响和促进骨质疏松的形成和发展。

    我们虽对骨质疏松分四型论治,各种证型可单见,亦可二种或二种以上证型兼见,既使同种证型,不同个体产生不同的兼挟症状(如肾虚兼湿热,淤浊,寒湿,虚火等),亦需灵活权变,治疗中时刻不忘顾护胃气,调整胃肠功能,这比单纯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更能奏效。

    对冬季症状加重的老年患者,除坚持基础治疗、多晒太阳外,均按辨证结果用汤剂观察治疗,谨守病机,灵活加减,将对症方药制成膏剂或炼蜜为丸或制成胶囊,服用1~3月,巩固疗效,能增加饮食和增强体力,有利于基础治疗的顺利进行。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严重的后果,临床发现绝经期前后隐袭发病且正常工作的女性,通常没有明显的外伤史,在日常生活中易骤发骨折,且骨折后不易愈合,治用补肾扶阳,调理冲任,能调节内分泌功能,延缓骨量急剧丢失,预防骨折发生,已经骨折可加速愈合。骨质疏松是人体衰老过程中骨质代谢异常出现的病理现象,犹如树木变朽,岩石风化,虽和“虚”“瘀”有关,遗传和环境因素不可忽视,对轻、中度患者,基础治疗可延缓进展,预防骨折,提高生活质理、远期疗效稳定可靠,切莫小视,懒而不为。

    (收稿日期:2002-08-19)

    作者单位:467000河南省平顶山市市直机关门诊部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霍湛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