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399881
纳洛酮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12-1137-01

    自1999年以来,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效果,并将纳洛酮与川芎嗪进行对比性观察,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患者均按1978年全国第二届神经科学术会议制定的有关脑梗塞诊断标准诊断,随机分成纳洛酮组(A组)共46例,男35例,女11例;川芎嗪组(B组)共34例,男20例,女14例。A组与B组平均年龄55.4和61.3岁。两组病情基本相似,全部患者有偏瘫,肌力0~Ⅱ级,运动性失语62例,头痛、头晕58例,血压升高31例,无意识障碍及其他并发症疾病。

    1.2 治疗方法 80例患者全部住院治疗,2周为1个疗程,A组用5%葡萄糖500ml+纳洛酮1.2mg静脉滴注,每日1次;B组用5%葡萄糖300ml+川芎嗪12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每日两组同时服用脑复康,血压升高者给予降压药。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肌力恢复到Ⅳ级,语言流利,吐字清楚,头痛、眩晕症状消失。有效:肌力恢复到Ⅰ~Ⅱ以上,能说简单短语,吐字清晰,头痛、眩晕症状减轻。无效:肌力、语言、症状均无改善。

    2 结果

    A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表2、表3。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通过监测心、脑、肾、肝功能两组均未发现毒副作用。表1 两组肌力恢复结果对比 (略)表3 两组头痛眩晕恢复结果对比 (略)

    3 讨论

    纳洛酮为阿片碱类解毒剂,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阿片受体后又相继在脑内和外围组织中发现内源性阿片物质,即内啡肽随着对它的深入研究,发现了β-内啡肽,在调节神经、内分泌活动及呼吸、睡眠、心血管活动功能上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发现在脑梗塞应激情况下,β-内啡肽释放增加,同时根据“缺血半暗带”理论,脑动脉闭塞后,缺血、缺氧的脑组织细胞发生化学性链式瀑布样反应,兴奋性氨基酸、钙离子和自由基3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而纳洛酮正是特异性内啡肽受体拮抗剂,故此,从理论上为纳洛酮治疗脑梗塞提供了依据。本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纳洛酮治疗脑梗塞偏瘫性失语、头痛、头晕3项指标总有效率分别为89%、84.2%、83.3%。另外,通过临床观察体会纳洛酮的应用越早疗效越好、脑梗塞后遗症越轻,这除目前广泛承认的“治疗时窗”在6~8h外,还与纳洛酮拮抗β-内啡肽释放有关。该药无毒副作用,使有便捷,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收稿日期:2003-11-01)

    (编辑阳 光), 百拇医药(刘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