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6期
编号:10399654
外用阿莫西林致过敏性皮炎2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16期
     【文献标识码】 D【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16-1484-011

    病例报告

    例1:女,39岁,农民。主因多饮、多尿、多食3年,周身皮疹伴发热2天于2001年11月5日入院。患者近3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多食,按“糖尿病”予以口服降糖灵等治疗,血糖忽低忽高(8.4~15.2mmol/L)。5天前发现右小腿一肿,抓破后不断有黄色液体流出,予局部外涂阿莫西林粉剂少许,第3日肿周围出现针尖样红色皮疹伴瘙痒,很快波及全身,并出现水肿、畏寒、发热、头痛、头晕、胸闷、气短、烦躁不安,未经治疗急诊来院。既往曾有口服“阿莫西林”史,但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40.1℃,脉搏140次/min,呼吸30次/min,血压85/68mmHg,神清,急性病容,躁动不安,全身满布针尖样红色丘疹,高度水肿,压之退色,睑、球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双肺底部可闻及细湿罗音,右小腿外侧可见一1cm×1cm溃破伴少量渗出。化验:血糖13.3mmol/L,尿糖(+++),酮体(++),血WBC23.6×109 /L,N0.87。诊断:(1)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2)过敏性皮炎合并过敏性休克;(3)疥肿并局部感染。入院后予以抗过敏、抗休克、解热、消炎、降糖等治疗10天后皮疹逐渐消退。皮疹消退后行帕得灵皮试阴性,继续静点帕得灵6天,患者无任何不适,15天后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例2:女,6岁,主因周身红肿伴发热1天于2002年1月18日入院。患者因坐摩托车不慎致右侧内踝皮肤烫伤,局部皮肤溃破伴渗出1天,家长给患儿局部外涂阿莫西林胶囊粉2粒后,不久局部红肿加剧伴疼痛、瘙痒,以为药物剂量太小,再次予以外用阿莫西林4粒,夜间患儿出现高热伴烦躁不安、全身红肿,睁眼受限,测体温40℃,予以肌注 ( ˇ 现为临汾市老干部休养所医生041000) 柴胡、安痛定、地塞米松后热退。入院查体:体温39.8℃,脉搏130次/min,神清,急性热病容,全身高度水肿,满布针尖样红色丘疹,压之退多,睁眼受限,睑、结膜充血水肿明显,口唇红肿,双肺呼吸音粗,心腹无异常。血WBC19.4×10 9 /L,N0.93。诊断:过敏性皮炎。入院后予以抗过敏、解热、降温、大剂量激素、葡萄糖酸钙、消炎等治疗9天后痊愈出院。出院前行青霉素皮试阴性。

    2 讨论

    阿莫西林同青霉素一样均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既往的观点认为青霉素是一种半抗原,其分子内β-内酰胺环中的羧基与体内蛋白质中的氨基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形成强致敏原;其次青霉素的降解产物青霉烯酸及其降解产物所形成的高聚物青霉噻唑等均是强烈的致敏原。近期研究表明:青霉素本身并不是致敏原。本资料中2例患者外用阿莫西林出现过敏,而青霉素和帕得灵皮试均阴性,充分说明此两例患者对β-内酰胺环类抗生素并不过敏,而是因其降解产物所致过敏性皮炎乃至休克。阿莫西林能抑制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合成,使敏感菌细胞壁迅速破裂而溶解,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口服方便,疗效可靠。阿莫西林局部外用,虽提高了局部浓度,起到良好的杀菌作用,但是阿莫西林属大分子类物质,局部吸收困难,长时间的暴露于外界,其分子容易裂解,产生青霉噻唑等致敏原。该2例患者均在是单纯外用阿莫西林后出现皮疹,压之退色,无渗出,伴周身高度水肿,高热不退为其临床特征,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因此,提醒大家应用阿莫西林之前,一定要行青霉素皮试,严格按照说明应用,切勿外用,以免造成不良反应。

    作者单位:043014山西侯马289医院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柳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