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399864
中医除湿止痒法治疗沿海地区荨麻疹的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12-1122-0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也就是将人体与外在环境密切联系并结合实践,以因人、因地、因时制宜来作为中医治疗学的重要依据。我市地处沿海,湿性重浊,荨麻疹患者极易受湿毒侵袭,故在临床中按经典“风寒”、“风热”、“血虚风燥”之法治疗,很多患者疗效欠佳。我们通过辨证,利用除湿止痒法治疗90例,效果满意,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4~78岁;病程1个月之内者32例,超过1个月的慢性荨麻疹58例;其中52例经其他中西药物治疗疗效欠佳而改用除湿止痒法,38例系初诊患者,根据辨证而用此法。

    1.2 治疗方法 以除湿止痒为基本治疗原则。方剂:除湿止痒散(自拟方)。基本药物组成:苍术10g,白术9g,茯苓12g,猪苓9g,泽泻15g,车前子12g(包煎),黄柏6g,白鲜皮30g,地肤子15g,苦参6g,防风6g,徐长卿15g,甘草6g,根据临床症状,随症加减,儿童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饭前半小时服用。2 结果经服用6剂风团消失者12例,经服用12剂风团消失者24例,服用18剂风团消失者28例,服用24剂风团消失者18例,服用30剂以上风团消失者8例,以上患者均随访1个月未复发,治愈率为100%。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48岁,渔民,于2002年9月16日初诊。患者自述1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散在出现风团,以腰部以下为重,风团此起彼伏,时发时愈,严重时胸闷憋气,并伴发脘腹痞满,呕恶纳呆,腹胀便溏,时有身重头沉之感,曾去多家医院诊治,静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氟美松、肌注苯海拉明,口服仙利特、敏迪等药物,疗效欠佳故来诊。查:舌质淡、体胖、苔白微腻、脉濡滑,根据辨证,采用上方治疗,服用18剂,风团消失,随访1个月未再复发。

    4 体会

    笔者在长期临床观察中发现,本地区的很多“荨麻疹”患者属脾虚湿盛型。此类患者发病的主要因素及特点有以下几点:(1)发病多在夏秋或初秋季节,因本地地处沿海,夏秋两季,湿气重浊,根据中医学三因学说,此时湿毒极易侵袭人体而发病。(2)沿海地区居民饮食以肥厚腥味、生冷、饮酒等为特点,这无疑是脾虚湿盛型荨麻疹发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3)此类患者除伴有荨麻疹的典型症状外,均伴有纳呆,腹胀便溏,时有身重呕恶,舌体胖,质淡,苔白微黄腻,脉濡滑或缓等脾虚湿盛之症。(4)因湿性重浊湿性粘滞,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此类患者多腰腹以下为重,并且缠绵难愈,用其它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正是根据沿海地区荨麻疹以上四个主要发病因素及特点,运用中医学基本原则而确立除湿止痒之法,应用于沿海地区的部分荨麻疹患者,故取得理想效果,值得推广。

    (收稿日期:2003-10-27)

    作者单位:264300山东省荣成市中医院

    (编辑木 子), http://www.100md.com(于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