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399944
二维超声在老年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1-0049-01

    老年人黄疸约半数病例是由肝胆系统及胰的肿瘤所致 [1,2] ,余为良性疾病引起。所以对查明引起老年人黄疸的原因非常重要。超声诊断是一个迅速、正确和首选的检查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老年人阻塞性黄疸85例。其中男32例,女53例,年龄60~83岁,采用仪器为日立EUB-40型和Aloka SSD-1200型超声诊断仪。检查前禁食6h以上。在右上腹部多切面扫查,观察胆囊、胆管、胰等脏器情况,如有总胆管扩张,则沿其走向追踪,检查其远端、壶腹部、胰腺及肝门部情况。显示不清者嘱饮水500~800ml,常可使胃、十二指肠气体消除,有助于上述各部图像显示。

    2 超声检查结果见表1。表1 85例老年阻塞性黄疸超声检查结果 (略)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阻塞性与非阻塞性黄疸的判定 主要是依据胆道有无扩张,从阻塞部位以上的胆道扩张程度可判断梗阻的严重程度。正常肝外胆管内径一般在4~6mm。若内径>8mm则提示有扩张[3] 。本文85例老年阻塞性黄疸胆总管内径均≥10mm,最宽的内径约28mm。且以胆道结石和胰头癌病人居多。

    3.2 梗阻部位的判定 当超声显示胆道系统全程扩张、即总胆管、胆囊管、胆囊、左右肝管及肝内胆小管均扩张,则应考虑为胆总管下端梗阻,若胆总管下端显示正常,则应考虑胆总管上端梗阻。若只显示左右肝管及肝内胆小管扩张, 而胆囊及总胆管正常,则提示总肝管或肝门梗阻。胆总管扩张,肝内胆小管不扩张,则提示总胆管不全梗阻。

    3.3 梗阻原因的判定及误漏诊分析 在梗阻部位确定的基础上,寻找梗阻原因。良性梗阻中胆道结石最多,占42%(36/85)。声像图上常可见扩张的胆道内是强回声光团伴后方声影,光团与胆管壁之间分界清楚。但有些老年患者由于体胖,结石位置较深,加之十二指肠气体干扰,尽管饮水,仍无法显示,本文漏诊的4例即属于这些干扰因素。胆管炎及胆道术后炎性狭窄,常为梗阻以上胆管轻度扩张,超声表现为胆管壁增厚,有时可见胆管内絮状光点。抗炎治疗后梗阻明显改善。胆道蛔虫则超声有特异的图像,即在胆道内见到双线条状增强回声,有时可见蠕动。恶性梗阻中胰头癌为多见原因,本组占34%(29/85)。超声表现为胰头肿大,前后径>30mm,上下径>50mm,形态不规则,典型的可在胰头处见低弱回声团块,且胆道呈全程扩张。本文误诊的5例中,有2例因癌块细小,胆总管内径13mm,肝内胆管扩张不明显而漏诊。另3例由于晚期肿瘤,只重视继发灶而忽视了原发病灶的探查致误诊。壶腹部肿瘤较难显示,常通过排除胰腺占位,并同时可显示胰腺癌扩张达4mm,胆道全程扩张而诊断。本组有1例壶腹部肿瘤患者因胆总管下端同时合并有结石而满足于一种诊断,未能进一步沿扩张的胆管追踪导致漏诊。胆管癌多为等回声或弱回声团块,形态不规则,与胆管分界不清或无分界,胆管壁强回声线可残缺不平整,胆道相对较短。本组误诊的1例因有胆道炎症,误将左右肝管处的中低回声癌块考虑为脓块而误诊。肝门肿瘤压迫常可在肝门附近显示边缘清楚或不清楚的瘤样病灶,且大多伴有肝内转移病灶。
, 百拇医药
    3.4 提高诊断准确率的体会 (1)二维超声技术的运用,提高了阻塞性黄疸病因的诊断,但老年人黄疸大多起病急、病情重,腹部胀气明显,给观察胆道带来一定困难。故必要的空腹和酌情饮水,转动体位,多切面扫查非常重要。(2)伴有胆道炎症者,必须抗炎治疗后复查对比,避免误诊。(3)不能满足一种病因的诊断而致漏诊。当阻塞性黄疸病人胆管内发现有结石时,还需沿扩张的胆管走向追踪至远端,壶腹部,并仔细观察胰周、肝门处有否病变,从而为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向前,韩耀辉.影响梗阻性黄疸病人手术并发症和术后死亡因素的探讨.临床肝胆病杂志,1997,7:205.

    2 Greig JD,Krukowski ZH,Matheson NA.Surgic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129patients with obstrucive jaundice.Br J Surg,1988,75:216.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第三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847-872.

    (收稿日期:2002-09-07)

    作者单: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二院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