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399946
干髓术失败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1-0003-01

    干髓术是一种但在临床工作中笔者经常见到一些以前经干髓术治疗过的病人又出现临床症状而再次接受治疗的情况,笔者对这些病例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9年10月~2001年1月接诊的病人中经干髓术治疗失败的病人103例,其中男47例,女56例,出现症状与初次治疗时间相差1月~10年。对病人就诊时的症状进行分类,分为残髓炎、急性根尖炎、慢性根尖炎、牙周组织坏死及其他。病人当初进行干髓术治疗时,牙髓炎43例,根尖炎25例,另35例不详;病人再次就诊时,慢性根尖炎63例,急性根尖炎21例,残髓炎8例,继发龋齿2例,牙周炎1例,牙折8例。

    1.2 方法 将病人当初进行干髓术治疗时的情况分为牙髓炎、根尖炎及其他。将牙位分为前牙、双尖牙、磨牙、乳牙。
, 百拇医药
    2 结果

    最短的经干髓术治疗1周后,即以急性根尖炎复诊。最长的为一37岁男性,在10年前进行过干髓术治疗,近2年出现龈颊沟区域瘘管形成。2年内失败的病例为63例,占61.16%。2年后失败的为40例,占38.83%。在失败的病例中,有上下前牙23例,双尖牙28例,磨牙44例。其中有乳牙8例。

    3 讨论

    干髓术是指 [1] 用失活剂使牙髓失活后,消除牙髓炎所产生的疼痛后去除冠髓,放失活剂于已失活根髓的断面上,干髓剂中的主要成分多聚甲醛遇水或湿气时,放出甲醛,使根髓干尸化,保持无菌状态,成为无害物质保留于根管中,并防止感染扩散到根尖周组织,达到保留坏牙的目的。

    干髓术的应用具有严格的限制,其适应证为 [2] :①成年人后牙牙髓炎的早期阶段,即炎症主要在冠髓,未出现化脓或坏死。②无对合牙而过长或下垂的后牙,因修复而需要保留者。③老龄患者意外露髓的后牙。只有严格选择适应证,才有可能取得治疗的成功。由于来就诊的牙髓炎患者多为慢性炎症,往往同时已感染根髓,此时干髓术的治疗效果肯定会受到影响,即使是 急性牙髓炎的患者,也很难保证没有根髓的化脓、感染和坏死,因为在临床上,牙髓的化脓与坏死是很难判断的。而即使是没有一点化脓与坏死的根髓,当使用干髓剂的量不足或固化干化组织的效果存在问题时,其必定会发生残髓炎,在适当的条件下出现症状或直接以根尖炎的形式表现出来。有研究表明 [3] ,牙髓炎经干髓术治疗15年后的成功率为20.75%,有效率为15.10%,失败竟达到64.15%。而有的报道 [4] 成功率相对较高。由于其远期效果不稳定,而砷剂和多聚甲醛制剂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致抗原性和致癌性,一些地区和国家已摒弃此法 [5]
, http://www.100md.com
    因此,要开展干髓术的治疗,就必须做到严格选择适应证,正确掌握干髓术的操作技术,按照要求严格进行,充填后预防性调合,对缺损较大的牙体,要考虑尽快以全冠修复保护。

    由于干髓术的成功需要严格的病例选择及各个步骤的规范操作,而在临床操作中很难完全达到,尤其是基层医院,很容易出现干髓术治疗的扩大化及不规范化,如对前牙及乳牙治疗使用干髓术和对已出现根尖炎症状的牙齿进行干髓治疗。对于前牙、尖牙,多为单根牙,髓室小,可放置干髓剂的量少,而根髓又相对较粗大,不能很好地固定根髓。对于已有根尖炎症状的患牙,已属干髓术的禁忌证,但有些医生认为开髓见血即可进行干髓术治疗,先封甲醛甲酚消炎,根尖症状消失后,仍以干髓术治疗,远期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在条件许可时,最好用效果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法,如根管充填术进行治疗,以保证治疗的远期效果。

    近年来有人 [6] 尝试用加碘仿的干髓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成功率为94.8%。因此,可以考虑在严格选择病例,规范操作的基础上,选择此法以提高成功率。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0.

    2 郑麟蕃,张震康,俞光岩.实用口腔医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68.

    3 王泽泗,王嘉德.干髓术远期临床效果的评价.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30(4):220-221.

    4 张翠贤,赵皿,惠爱荣.1190个牙干髓术的临术效果观察.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1996,6(3):166-167.

    5 岳松龄.口腔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4.

    6 刘道华.碘仿干髓糊剂治疗磨牙牙髓炎疗效观察.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0,16(5):410-411.

    (收稿日期:2002-07-29)

    (编辑使 臻), http://www.100md.com(孟银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