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附子
编号:10399867
附子的辨证应用三则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12-1124-02

    附子,味辛气温,走而不守,是温经逐寒,彻内彻外,宣通气血之第一利器。历代医家常用于治疗少阴阳虚证、风寒湿痹证等,取其温通、温阳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经查阅资料,除应用于上述疾病外,其它妙用可谓数不胜数,尤其是医圣张仲景经方中对附子的应用更令人叹为观止。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疾病的病因、病机,在咳嗽、瘀症、顽症痼疾等适量应用附子,收效甚佳,简介如下。

    1 咳嗽“咳嗽”一症,自古至今论述繁多,大概分为外感、内伤两类。而久咳、夜咳者,众多医家均以阴虚、痰浊阻滞论治,喜用沙参、麦冬、百合、杏仁、川贝母之类。然许多患者,特别是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上感后期咳嗽久治不愈者,究其原因,盖为病程日久,本已肺气宣降失常,又加以滋腻、止咳之品,攻伐肺脏,损伤肺气,日久损耗阳气,故此类患者临床辨证多为肺气亏虚挟带阳气不足,肺失宣降,治疗上当在止咳化痰的基础上略加以扶助肺气、温阳之品,可加熟附子3~5g。附子在诸方中与解表药共奏助阳解表之功。这也是《神农本草经》中附子“主风寒咳逆邪气”的功效的实际应用。
, http://www.100md.com
    患者,男,17岁,于2001年11月3日初诊。反复发作咳嗽、咳痰月余,近1周加重。患者1个月前不慎受寒,发热,体温38℃,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到某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经输液、口服鲜竹沥、止咳化痰冲剂等后缓解,但仍反复咳嗽、咳痰,观其病历记录,曾口服银翘散、沙参麦门冬汤之类,停药后咳嗽依旧。近1周来症状加重,夜晚咳嗽加剧,影响睡眠。目前主症:咳嗽、咳痰,量少,质粘,色白,咽喉疼痛,声音不爽,牵连胸背疼痛,咽部充血,疲乏无力,纳差,体温正常,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辨证肺脾气虚,邪气留恋不去,肺失宣降。治以补益肺脾,扶正祛邪。药用:熟附子3g,桔梗9g,前胡9g,黄芪9g,防风6g,白术6g,荆芥9g,陈皮6g,百部6g,甘草6g。3剂后咳嗽大减,6剂后痊愈。

    2 偏头痛 “偏头痛”一症,其发病急骤,痛势剧烈,易反复。现代医家多从肝火上炎、阴虚阳亢、瘀血阻络论治,多用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类药物,如天麻钩藤饮、川芎茶调散、血府逐瘀汤类方剂加减,多能取效。然许多患者症状缓解后易复发。笔者体会到,对偏头痛瘀血证,患者反复发作,为内有瘀血,气行则血行,而气机的正常运行,依赖于阳气的推动,对此类患者,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略加温阳之品,可迅速减轻症状和减少复发次数,故有良效。
, 百拇医药
    患者,男,57岁,于2002年5月16日初诊。反复发作头痛6年,近2天头痛加重。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地出现剧烈头痛,以左侧太阳穴为甚,表现为搏动性剧烈疼痛,烦躁不安,睡眠后痛减,恶心,食欲不振,持续数小时,经某医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口服去痛片,麦角胺咖啡因后有效。但反复发作,间歇期无不适,甚时每月发作2~3次,曾多次服中药治疗,观其多为活血化瘀、平肝潜阳等类药物,此次因睡眠不足复发,笔者观其头痛痛有定处,伴有精神疲惫,喜闭目安静,时有便溏,舌质有瘀点,脉弦,辨证病情反复发作,消耗正气,已伤及阳气,且有瘀血内存,给予少量熟附子,温经止痛,助气行瘀,治则:温阳行气,化瘀止痛,方用:当归10g,川芎6g,丹参15g,蔓荆子10g,菊花10g,白芷6g,柴胡10g,细辛6g,附子3g,甘草6g,3剂后症状消失,继服5剂,后原方随症状加减10余剂,随访半年未复发。

    3 风寒湿痹证

    风寒湿痹证主要表现为肌肉骨节疼痛,经方中运用附子治疗此类病证比比皆是,例:桂枝附子汤、附子汤等,均取其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是对《神农本草经》中附子疗“寒湿痿襞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的具体运用。但对于风湿热痹患者,多用清热化湿,疏风通络治则,药用越婢汤、桂芍知母汤之类加减治疗,但往往效果不佳或起效缓慢。然在辨证用药基础上,特别是痛甚者,加熟附片3~6g,效果显著;且痹症多挟湿,日久化热,湿邪粘滞,易阻遏阳气,气血运行不畅,则痹痛不除。附子与清热祛湿类配伍,通痹而不燥热,清热而不遏邪,阳气得复,气血畅通,一通一清,相辅相成。
, http://www.100md.com
    患者,女,38岁,类风关病史5年。目前双手指间关节红肿疼痛,不可屈伸,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夜甚而烦,口渴,血沉45mm/h,类风湿因子阳性,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滑而数。乃痹症日久化热,热邪兼夹湿邪,治疗宜清热化湿,疏风通络,加附子以温通止痛,方用石膏60g,知母20g,苍、白术各10g,忍冬藤15g,防己6g,桑枝15g,熟附子6g,甘草 10g,粳米15g,3剂后疼痛大减,原方依症状加减调理10余剂,血沉20mm/h,病情趋于稳定。

    (收稿日期:2003-11-01)

    作者单位:050051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编辑李 欣), 百拇医药(何东霞)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类 > 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