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1期
编号:10399118
浅谈月经病的中医疗法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1-1725-01

    月经病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不一,症状复杂,治法也多,难以掌握。笔者认为欲调治月经病,应先了解月经的生理、病理以及病因,才能掌握其一般治疗规则。

    产生月经病的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不外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个方面。内因如情志不遂,忧思郁怒;外因如风、寒、湿、热;不内外因如饮食劳倦、房劳、多产等,但这种种因素都不过是引起月经病的外因,本质上还是由肝、肾、脾三脏功能紊乱,气血冲任二脉失调的结果,因此治疗月经病时,仍宜多从调治脏腑、调和气血入手,经临床体会,大致需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调经养血莫如先于调气

    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但血与气息息相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府。月经失调虽表现在血病,实则与气机紊乱有密切关系,如气寒则血寒,治宜温经理气;气热则血热,治宜凉血清气;气虚则血虚,治宜补血益气;气滞则血瘀治宜破瘀行气;气脱则血脱,治宜补气固脱等,都说明了调经养血莫如先于调气。

    2 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

    肝藏血,主疏泄,性喜条达冲和,与女子月经及胎孕关系尤为密切。故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肝气平和,气机条畅,则血脉流畅,血海宁静,周身之血亦随之而安。如因忧思郁怒,损伤肝气,则常可致郁;木郁不通,化而为火,则肝阳上亢,肝阴益伤,凡此均能影响气机的正常运行,导致月经失调,治则以疏肝解郁。代表方为逍遥散。

    3 调经养血必先健脾保胃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冲脉又隶于阳明,妇女谷气盛则血海盈满,经候如常。如脾胃失调,化源不足,即可导致月经病,治则滋其化源,俾血自生,病自愈。至于健补脾胃的方法,仍须依据证型的寒、热、虚、实,而采用温清补泻的治则。脾病用药多以温阳、益气、升清、燥湿、化湿为主,温阳如炮姜、艾叶等,益气如参、术、芪等,升清如升麻、柴胡、葛根等,燥湿、化湿如苍术、厚朴、半夏、陈皮、苡米、藿香、佩兰等,胃病用药多以和胃降逆,清热养阴为主,前者如竹茹、佛手、苏梗等,后者如沙参、麦冬、花粉、石斛等。

    4 调经养血莫如滋水养火

    肾为先天之本。滋水养火即滋补肾阴肾阳,使阴阳调和,以达到养血调经的目的。补肾阴应兼养肝血,补肾阳应兼脾肺。

    5 调经应因时、因地而宜

    一般遵循经前勿补,经后勿泻,经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如先因病而后经不调,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若因经不调而后病者,当先调经,经调则病自除。同时还需注意季节气候,地域环境,生活习惯,居住条件等不同,故在治疗用药中均应加以斟酌,全面考虑。

    作者单位:330800江西省高安市骨伤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邬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