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399249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6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2-1865-0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以腹痛和(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改变的生物学标志。该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还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个体特异性的多病因的异质性肠病。此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此病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患者均据罗马标准Ⅱ且选择性做必要检查排除了器质性肠病和腹部其他疾病,86例中男32例,女5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8年。症状除腹部不适外,便秘者18例,泄泻者68例。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均服用痛泻要方加味:炒白术20 g,白芍、陈皮、防风、香附、厚朴、苏梗、山药、扁豆、云苓各10g,元胡8g,甘草3g。加减:泄泻加柴胡、升麻各3g,炙黄芪15g,五味子5g,诃子8g;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者,加黄芩、柴胡、山栀;便秘者加瓜蒌仁、麻仁各15g,肉苁蓉10g;泄泻久不愈,腰膝软属肾阳虚者加补骨脂、煨肉蔻各10g。在治疗过程中劝导患者心情愉快,适当参加文娱活动。

    2 结果

    服药1个月为1疗程。全部病例坚持服药1个疗程以上。46例腹部相关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性状正常,粘液消失,便秘者大便通畅、有规律属治愈,随访1年未复发,占53.5%。34例症状基本消失,大便接近正常,随访1年未加重,属好转。6例症状及大便无改善,属无效。有效率93.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2岁,腹痛、腹泻4年,大便夹有粘液,日3~4次不等,便后腹痛稍缓解,伴疲乏,背痛,善太息,平素性格内向,多虑。曾做钡剂灌肠X线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及大便常规,多次便培养均无异常。西医诊为肠易激综合征,曾服西药多虑平及止泻药后症状无明显好转,来诊时舌淡红,苔薄腻,脉弦细,中医诊为泄泻,证属肝脾不调,肝失健运。治宜疏肝健脾。予炒白术20g,白芍、陈皮、防风、香附、厚朴、苏梗、扁豆、山药、炒薏米,云苓各10g,元胡8g,柴胡3g,升麻3g,黄芪15g,五味子5g,诃子8g,水煎服,日1剂,5剂后腹痛减轻,大便次数减少,10剂后腹痛缓解,大便日1~2次,基本成形,粘液减少,原方去五味子、黄芪、诃子,并稍加减后继服1个月症状完全消失,患者心情愉快,随访1年未复发。

    4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多与精神、饮食、环境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中医泄泻、便秘范畴,多属肝气不舒,横逆乘脾,脾虚气机雍滞,升降失常所致。痛泻要方为经典治肝木克脾土所致泄泻成方,笔者以本方加厚朴、苏梗以调肝理气和中,香附解肝郁,云苓祛湿健脾,山药、扁豆健运脾气,元胡理气止痛,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中之功,气机升降平衡,则腹泻、便秘自消。故上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单位: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五医院

    (编辑 维兰), 百拇医药(甄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