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400395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果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经心电图检查均有明显ST-T改变或T波变化;ECT显示心肌缺血。以上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同时,用1,6-二磷酸果糖(南京药大生物制剂有限公司)10g静脉滴注,每天1次;两药联合使用,4周为1疗程。对照组患者单用麝香保心丸2粒,每日3次,4周为1疗程。治疗期间,每周各做心电图、肝功能1次。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0%,对照组有效率40%。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单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无症状心肌缺血疗效好。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果糖注射液 心肌缺血 临床疗效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12-1119-02

    近年发现,不稳定的心肌缺血发作有80%为无症状,仅20%出现心绞痛 [1] ,而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老年人冠心病中十分常见,因其发作隐匿,易被忽视,故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肌猝死的发病率,均高于有症状的心肌缺血 [2~4] 。所以,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更应该引起重视。笔者采用麝香保心丸和磷酸果糖注射液联合用药的疗法,对30例心肌缺血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疗效的初步分析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共60例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通过静态、动态心电图监测以及运动心电图或ECT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者,病程1~5年,心电图ST段下移≥0.5mV的患者有45例,T波低平或倒置4例,ST段改变或同时有ST波变化5例,ECT检查诊断为心肌缺血者6例。年龄在45~80岁之间,男30例,女30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 方法 治疗组口服麝香保心丸(上海和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粒,每日3次,同时用1,6-二磷酸果糖钠(南京药大生物制剂有限公司)10g静脉滴注,每天1次,4周为1疗程;对照组单用麝香保心丸,每天1次,4周为1疗程。两组治疗期间,以动、静态心电图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显效:心电图ST-T段改变恢复至大致正常;好转:心电图显示降低的ST段回升0.5mV以上,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T波倒置变浅25%以上;或传导阻滞改善;无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无变化。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两组随着治疗日程后移,有效率逐步提高,见表1。治疗组疗效从第一周的36.7%逐步达到第四周的70%,而对照组疗效从23.3%上升到40%,治疗期间疗效上升慢,总疗效也不及治疗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

    表1 两组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注:P<0.01

    3 讨论

    麝香保心丸是根据祖国医学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的原则,选用麝香、人参、苏合香、蟾酥、冰片等研制而成。有研究证明,麝香提取物有扩张血管及强心的功效;人参皂甙则 具抗氧化、正性肌力、降低血脂的作用;蟾酥起强心的作用;苏合香、冰片有减慢心率、解除冠脉痉挛的作用 [5,6] 。而笔者使用的1,6-二磷酸果糖钠,其在人体内产生的细胞代谢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统的活性,并能通过激活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性,使细胞内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的活性增强,从而促进钾离子的内流,增加缺血缺氧状态下细胞的能量代谢和葡萄糖的利用,减轻心肌缺血的损伤。两药合用的临床疗效远比单用麝香保心丸效果更佳,而且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张泽灵.心脏内科主治医生400问,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100.

    2 丰丕序.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中华心血管杂志,1994,(22):299.

    3 陈树兰.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测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1992,(20):93.

    4 Cohn PF.K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relation tosudden cardiac death.Chest:1986,(90):597.

    5 王浴生.中药药理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1256-1276.

    6 江文德.冠心苏合丸的药理研究及苏冰滴丸的理论基础.药学学报,1997,14:611-613.

    (收稿日期:2003-10-29)

    作者单位:1330006江西省人民医院干7科2江西医学院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刘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