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护理
编号:10400855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脾脏破裂患者的急救护理12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7月 第4卷 第14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4-2223-02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脾脏破裂是外科的急症,由于脾组织甚为脆弱,血运丰富,稍受外力就可引起破裂,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脾脏损伤居首位。主要危险在于大出血,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 [1] 。但是由于腹部闭合性损伤,有时早期症状不典型,特别是全身复合外伤的情况下,容易被其它明显伤情所掩盖。本组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21~4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高处坠落伤、撞击伤、打击伤等。均为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急诊病人,全部病例都合并不同程度的全身多发伤和休克,经紧急处理病情趋于稳定后,送入专科进一步诊治,分别住院19~54天,痊愈出院。
, 百拇医药
    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3岁,于2001年12月17日因交通事故致全身多发伤入院,以头面部为重,患者神志清醒,自诉头痛、左上腹持续性疼痛,伴畏寒、解洗肉水样小便。检查所见:T36℃,P120次/min,R28次/min,BP60/30mmHg,头面部、胸部多处外伤,出血,腹部稍隆起,上腹部肌紧张、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双肾无叩击痛,肠鸣音减弱,持续性腹痛加剧,行腹穿抽出不凝血,X线照片提示左胸第8、9肋骨骨折,左侧气胸,肺压缩25%。经抗休克、对症治疗等综合措施,病情基本稳定即收入专科治疗。术后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脾脏破裂、胃破裂),左胸肋骨骨折并气胸,出血性休克,头、面、胸部多处软组织损伤。经剖腹探查,行胃修补术、脾脏修补术、胸腔闭式引流术,住院56天治愈出院。

    3 急救护理措施

    3.1 全面了解伤情,综合分析病情发展趋势 腹部闭合性损伤致脾脏破裂,往往合并全身多发性损伤,而且其他部位的开放性损伤显得更为突出,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困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1] 。所以入院时详细检查相当重要,为临 床救治选择最佳方案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 百拇医药
    3.2 动态观察病情的变化,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通过观察病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皮肤色泽和温度,可以反映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的血流灌注情况;使用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尽快留置导尿管排除原尿,准确统计每小时尿量,客观反映肾脏灌注情况,这是观察重要生命器官血流灌注很敏感指标,也是临床实践中最有应用价值项目之一,尿量≥30ml/h,表明肾脏血流灌注情况良好,反之应考虑血流量不足;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为中心静脉压(CVP),该项目操作方法简单,便于观察,直接反映心功能,正常值为0.49~0.89kPa(5~10cmH 2 O) [2] 。如CVP<0.49kPa,说明血容量不足,如CVP>0.98kPa,则提示循环负荷过量或心脏功能不全,每20~30min测量1次,用动态观察病情和指导输液是极其重要的。

    3.3 执行输液原则,有效补充血容量 本组病人入院时均处于不同程度外伤出血和低血压状态,迅速有效补充血容量,是防止和改善休克的必要措施,同时开放两条静脉留置管,一条用于快速输液,输液量、输液速度、输液种类需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阶段来确定,重要的是密切观察病情,根据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脉搏、血压、尿量、CVP、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四肢皮肤色泽及温度都是有效的观察指标 [3] 。另一条维持管道必要时使用,用于输血和特别药物的使用。
, 百拇医药
    3.4 重视基础护理,争分夺秒做好术前准备 病人一般为多发性外伤,伤口流血以及污染严重,做好伤口的清创、缝合、止血,对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感染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一旦确诊,应立即完成交叉配血、手术区域皮肤的清洁、消毒,做好青霉素、普鲁卡因、TAT皮试等,为手术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3.5 耐心做好心理护理,给病人更多的人文关怀 当病人受到突然的伤害时,精神上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大多数的病人都显得特别的焦虑和恐惧,在救治过程中我们在紧张有序工作的同时,更突出对病人的关爱,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的手段,给病人以安慰、鼓励和心理支持,使病人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为早日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春明.现代急症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54- 555.

    2 吴在德.外科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

    3 蒋健.现代急诊内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37.

    作者单位:530001南宁广西民族医院

    (编辑李年令), 百拇医药(黄爱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