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其他
编号:10400776
添盖散治疗糖尿病足临床应用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7月 第4卷 第14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4-2171-02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主要致残并发症之一,因其是非创伤截肢的主要原因,截肢率高,造成患者身心严重损害,影响社会及家庭安定,造成医疗费用增加而备受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特别是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增加,糖尿病患者寿命延长而发病率逐渐升高,为此,笔者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采用自行研制添盖散局部外用治疗为主,结合内科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患者30例,获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住院糖尿病足患者59例其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分型病变程度均符合《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分级分型和描述 [1] ,入选病例均为湿性或混合性坏疽,排除干性坏疽。将5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55.6±8.9)岁,糖尿病病程(9.5±5.5)年,诊断为糖尿病足的时间10天~5年,入院时空腹血糖(12.8±5.2)mmol/L,早餐后2h血糖(16.9±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9.3±4.5)mmol/L,湿性坏疽13例,轻度3例,中度6例,重度4例;混合性坏疽17例,轻度4例,中度5例,重度8例。对照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56.8±9.8)岁,糖尿病病程(9.8±5.4)年,诊断糖尿病足的时间9天~5.5年,入院时空腹血糖(11.7±5.0)mmol/L,早餐后2h血糖(16.4±5.0)mmol/L,糖化血红蛋白(10.1±3.3)%,湿性坏疽11例,轻度3例,中度4例,重度4例;混合性坏疽18例,轻度4例,中度6例,重度8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做双下肢动脉、静脉彩超检查,两组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各指标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控制血糖(采用胰岛素)、抗感染(按足分泌物细菌培养情况选择针对性好的敏感药物),活血(川芎嗪)、抗凝(肝素钠),改善微循环(654-2),外科常规消毒方法,清创、换药,溃疡局部外敷654-2、庆大霉素,每日1次。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局部换药方法是外用添盖散敷于坏疽创面,第2天生理盐水冲洗后,再外敷天盖散,换药,1日1次。

    1.3 添盖散的主要成分及制作方法

    1.3.1 主要成分 动物顶骨粉、地榆粉、大黄粉、硼砂、冰片、炉甘石。

    1.3.2 制作方法 将动物顶骨炭化、地榆、大黄、硼砂、冰片、炉甘石各等份分别研粉,和匀而成,避光密闭防潮保存。

    1.4 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 评定标准:参考李士明关于糖尿病足的治愈标准 [2] 。治愈:创面体积为治疗前的0~30%,坏疽创面完全愈合,已形成痂皮或瘢痕者。好转:创面体积为治疗前的31%~50%,坏疽创面分泌物明显减少,坏死组织大部分脱落或部分肉芽新生。无效:创面体积为治疗前的51%以上,分泌物无明显减少,坏疽局部坏死组织仅有少许脱落或无变化。恶化:坏疽面积扩大,分泌物增多。(注:创面体积为坏疽、溃破、窦道等创面长、宽、深的积之和,单位cm 3 )。每周评定1次,治疗12周评定总疗效,对病情好转后出院者门诊随访观察愈合时间、病情变化。
, 百拇医药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总疗效情况 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后疗效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 ˇ 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2.2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截肢情况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后无效截肢情况比较例

    两组间截肢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该处截肢率是指入选病例中的比率。

    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坏疽溃破创面体积变化情况 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过程中溃破创面体积变化比较

    注:总创面体积为每组病例所有创面体积总和。治疗后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各治疗阶段差异也有显著性,治疗组各时间段及治疗后创面缩小速度快,明显优于对照组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糖尿病足即糖尿病下肢坏疽,其截肢率的危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46倍,治疗难度大是众所周知的,而其治疗的关键之一是局部坏疽的正确处理,清创是至关重要的,临床上常因局部坏疽的清创处理不当加重病情,增加截肢率。因为糖尿病肢端坏疽的特殊性决定,过早与过晚清创去腐均对治疗坏疽有很大影响,过早彻底清创不利于控制坏疽发展,其原因是患者血糖和感染尚未控制,肢端缺血等情况尚未改善,各种并发症尚未控制,同时坏疽局部坏死与正常或处于休眠状态的组织细胞界限不清,极易把正常组织或把本可以经正确处理后恢复功能的组织切除,急于人工彻底清创,常造成坏疽创面扩大,清创面积越大,溃烂越深;但过晚清创去腐又不利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影响坏疽创面愈合时间,所以李士明主张:内科治疗10天左右后开始清创 [2] ,由于以上原因,糖尿病坏疽治疗受到临床医师经验影响,笔者通过临床工作经验,自行研制添盖散外敷治疗糖尿病混合性或湿性坏疽疗效显著,并由于从糖尿病足确诊即可外用,缩短了治愈时间,节省医药费用,该散剂作用机理是散剂中的碳化药物具有强吸附性,迅速干燥创面,使坏死组织特别是液化脂肪组织被吸附,达到清创目的,特别是有窦道不利人工清创者更为优越,同时由于局部干燥脱水有利局部水肿组织恢复功能,减少感染扩散,由于局部环境改变,细菌因脱水而不能生长达到抑菌目的;同时由于散剂碳化物富含小孔通气好,含有空气中氧气,改善局部通气而使厌氧菌不利生长,对控制厌氧菌感染是有利的,散剂中冰片、硼砂、炉甘石具有防腐作用,可使坏死组织液化而被清除,对正常组织无损伤,以上三药和碳化物合用具有协同增强清创作用,该散剂局部溶解形成富含钠、钙、镁、磷等离子,呈高渗状态,也有使创面周围水肿组织脱水,收缩创面作用,由于高渗而破坏细菌生长环境,细菌脱水达到抑制细菌生长作用。由于糖尿病足局部分泌物培养以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故散剂中配有地榆、大黄,两者明显抑制以上细菌作用,其中大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还对多数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其抗药原理是大黄蒽醌衍生物对细菌的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地榆收敛解毒,凉血止血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3] 。两者并用避免了坏疽因治疗时间长、西药抗生素外用易引起菌群紊乱及霉菌生长的现象,具有特殊优点。由于糖尿病患者代谢紊乱属于酸性体质,同时糖尿病足发生是由于血管病变,坏疽局部缺血、缺氧以及大肠杆菌等细菌代谢,使局部呈酸性环境,该散剂呈弱碱性,外用使坏疽局部呈弱碱性,改变局部酸碱度,有利新生肉芽组织生长,局部酸碱度改变也有一定抑菌生长作用。总之,诸药合用,具有药物性清创,去腐生肌,收敛杀毒,促使新生肉芽形成及生长作用,缩短疗程,减少医疗费用,并通过3年临床观察,长期应用无肝肾等毒副作用,该药物对糖尿病湿性和混合性坏疽,疗效肯定,应用方便。

    参考文献

    1 李士明.糖尿病足检查方法及诊断标准.中国糖尿病杂志,1996,4:126.

    2 李士明.糖尿病足与相关并发症的诊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2:168.

    3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中药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47,235-236.

    作者单位:071000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编辑曲 全), 百拇医药(席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