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4年第13期
编号:10400137
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4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 将17例森林脑炎病人眼部表现者,经眼部专科检查、肌电图检测及免疫荧光技术血清学测定明确诊断,给予抗病毒、免疫血清及抗生素治疗及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辅助治疗。结果 17例病人在1~6个月恢复与好转,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治愈好转率达94.11%。结论 森林脑炎病毒主要侵害眼神经及肌肉,经上述方法治疗,效果可靠。

    关键词 森林脑炎病毒 眼部病变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1966-02

    Analysis on the eye lesion caused by the

    tick-brone encephalitis viruses

    Tong Yanqiu,Zhang Xiaoguang,Liu Ling,et al.
, http://www.100md.com
    General Hospital of Forestry,Inner Mongolia0221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the principle of treatment of the eye lesion which the tick-brone encephalits viruses lead to.Methods After the special defection of eyes,the electromyogram defecˉtion and th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 serology examination.As to17cases patients,who have the eye leˉsion in230cases of the tick-brone encephalitis virusespatients,administer a host of dosage antibiotic,antivirus drug,immune serum therapy.Vasodilator and the subsidiary therapy of the neurotrophasthenia medicine.Results The electromyogram defection wave is normal,the rate of cure and improvement is94.11%in17after1~6months follow up.Conclusion The tick-brone encephalitis viruses mainly injure muscles and nerves of the eye,and it is a very efˉfective and reliable method by means of the above therapy scheme.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tick-brone encephalitis viruses eye lesion

    森林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是林区特有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对森林脑炎病毒普遍易感。病毒可突破血脑屏障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脑膜炎症状,严重可致死亡。1990年开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脑炎病人发病率逐年上升,除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外,多例发现有眼部神经的改变,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0~2002年我院共收治230例经血清学和临床而确诊的病人,男178例,女52例,发现眼部有神经系统损害者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为14~42岁,平均年龄为23.6岁。患者均生活在疫区,有明确的蜱叮咬史,叮咬部位为腋下、上肢、头颈部,潜伏期为2~35天,平均为8.5天。

, http://www.100md.com     17例病人中上睑下垂6例(其中瞳孔发生变化2例),睑裂闭合不全4例,麻痹性外斜视5例,眼球震颤1例。全身及眼部特点为:轻型11例,重型6例。(1)轻型:起病缓慢,多有低热、头痛、头晕、焦虑、耳鸣、食欲不振及全身酸痛症状,在发病3~7天时可见轻度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出现不完全性障碍,眼睑闭合不全,眼球震颤等。(2)重型:6例均表现为急骤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抽搐、昏迷,眼部可表现为外斜视,眼睑闭合不全,眼睑不能上举及瞳孔中等散大。

    17例病人免疫荧光(IFAT)技术检测血清中抗森林脑 炎病毒特异性抗体血清效价均≥1:40阳性,14例脑脊液压力在1.70~1.86kPa,白细胞在(10~200)×10 6 /L,以淋巴细胞为主,常规及生化检查均正常。12例EEG示弥漫性或局灶性异常波,CT可显示脑皮质萎缩。

    1.2 方法 应用病毒唑0.6~1.0g或无环鸟苷0.5g,每日2次静脉点滴,20%甘露醇250ml静滴。待脑部症状改善,眼科以血管扩张剂及神经营养剂为主,如维生素B 1 、维生素B 12 肌肉注射,复方丹参、丹参粉剂、脉络宁、胞二磷胆碱静滴。眼部肌肉功能锻炼、理疗等。血清学治疗:急性期血清学治疗,取抗森林脑炎病毒抗体IgG阳性携带者血液离心分离后(免疫血清),取20ml肌肉注射,隔日1次,10天为1疗程。同时预防性给予青霉素G或头孢三嗪,每日一次静脉点滴,防治由于免疫力降低,抵抗力差引起的细菌感染。
, 百拇医药
    2 结果

    17例病人在1~6个月内恢复与好转,肌电图检测波值正常,麻痹性外斜5例眼位正常,上睑下垂6例全部恢复,只是瞳孔括约肌损伤1例较对侧瞳孔略大,1例重度上睑下垂肌力在2mm,治愈好转率达94.11%。

    3 讨论

    3.1 森林脑炎的特点 森林脑炎是森林地区所特有的一种病毒性自然疫源性、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在春夏季,蜱为传播媒介人群 [1] 普遍易感,临床以突发高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急性期病死率及后期致残率较高。本病在我国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云南、新疆及青海等地均有发生,而内蒙古林区为高发区,且病人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关于森林脑炎目前进行了许多研究,已经确定了森林脑炎的诊断标准,即血清学检测指标,开展了对森林脑炎的一系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因森林脑炎能引起眼部病变,国内尚未报道,通过我们对住院的森林脑炎病人的临床观察,发现森林脑炎患者可引起眼部病变的发生。患者病程的发展和转归,并且通过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为此,也对眼科领域中新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预后提供了较好的研究课题和参考资料。
, http://www.100md.com
    3.2 森林脑炎病毒所致的临床表现 (1)病史:在疫区生活工作史。(2)潜伏期可在2天至2周,病程3~35天。(3)多发于男性,发病后可有脑部神经改变症状,如:高热、头痛、恶心、呕吐、复视,可有颈强直、抽搐、昏迷甚至死亡。(4)血清测定IgG1:40,IgM1:40阳性率达100%。(5)眼部情况:可有虹膜睫状体炎的表现,如:畏光、流泪、房水闪辉(+),可有上睑下垂,麻痹性外斜,眼球震颤,瞳孔轻度散大,眼睑闭合不全。(6)肌电图有改变。

    3.3 治疗 除抗病毒药物外更为重要的是血清学治疗,取森林脑炎IgG阳性携带者血液离心分离后20ml,隔日1次肌肉注射,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并预防性给予抗生素,此外神经营养剂及维生素B族类药物治疗,辅以理疗、功能 锻炼等。

    3.4 预后 全部病人经综合治疗后均能在半年左右恢复全部功能,神经功能损害较重者,功能可部分恢复。

    总之,森林脑炎主要是由蜱叮咬后经血、淋巴道传播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2] ,精神障碍可发生于森林脑炎的任何时期,从眼科角度分析病毒主要侵害的神经和肌肉部位,如动眼神经、外展神经、瞳孔括约肌、提上睑肌、Miller氏肌而出现的临床表现,此外病毒还可引起眼部其他组织的感染,表现为虹膜睫状体炎症,但在很多病例中能否引起眼后节的临床表现,还须进一步的观察。同时森林脑炎病毒致眼部损害伴随全身症状而出现,根据病变的轻重而表现出不同的眼部临床特征。
, 百拇医药
    从疾病预防角度上来讲,蜱传播感染病例逐年上升,表现越来越重,故要引起高度重视。所以要做好宣传和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华,王琦,王晶.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脑炎流行病学研究.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99,15(1):78.

    2 李华.森林脑炎伴迟发性精神障碍的临床与随访.临床医学杂志,1999,9(4):195.

    作者单位:022150内蒙古自治区林业总医院眼科( △ 脑炎科)

    (编辑曲 全), http://www.100md.com(佟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