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400248
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3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2054-0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病因,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劳动力丧失和死亡的主要原因。DN的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延长而增高,于糖尿病发病10年后迅速上升,20~30年最高,平均病程17年,累积发病率约40%~50%,尤其是糖 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则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功能衰竭。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够完全防止其发生和恶化。DN自然病程:在1型糖尿病一般需要经历正常蛋白尿期,微量白蛋白尿期而后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在这一过程中,也可停滞于任何一期,极缓慢地进展。在代谢控制不良的情况下,一般5年左右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其自然病程不如1型糖尿病清楚 [1] 。因此,临床工作中对DN患者认真观察,了解其发病特点并施以精心护理保护肾脏,改善预后就显得尤其重要。现将我们对46例DN患者的观察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997~2000年我科共收治DM患者437例,诊断临床显性DN者46例,占11%(临床已确诊DM,尿检2次以上出现尿蛋白或/和肾功能不全,并除外肾小球肾炎者诊为DN)。一般分Ⅴ期。Ⅲ期:早期肾病,尿蛋白排出率升高20~200μg/min。Ⅳ期:临床肾病期,尿白蛋白排出率超过200μg/min,24h尿蛋白定量超过0.5g。Ⅴ期:尿毒症期,CCr<25ml/min,血Cr>445μmol/L,血BUN>20mmol/L。其中男21例,占46%,女25例,占54%;1型13例,占28%,2型33例,占72%;年龄23~76岁,平均(59±3.8)岁;确诊DM到出现临床DN表现的平均病程为(7.2±3.5)年。Ⅲ期5例,平均住院(17±3)天,痊愈5例;Ⅳ期32例,平均住院(21±5)天,痊愈21例,好转11例;Ⅴ期9例,平均住院(29±8)天,痊愈3例,好转6例。目前,对DN患者尚无特殊的药物治疗,但高血糖及高血压的有效控制及低蛋白饮食,仍为影响DN预后的重要因素,我们的观察护理着重于此。
, 百拇医药
    2 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2.1 症状观察 对老年DN患者要注意观察有无尿毒症的早期表现,神志有无疲倦、嗜睡、头痛、烦躁不安、严重失眠、精神恍惚,有无持续性恶心、食后呕吐、腹痛腹泻、食欲减退、进食少而不规律且易发生低血糖。

    2.2 血压的观察 可了解病情发展情况。通常Ⅲ期DN初期血压在运动后升高,DNⅣ期、Ⅴ期血压持续升高。但临床上常见到两种情况:(1)DM合并高血压的基础上并发DN。(2)DM并发DN后出现肾性高血压。据我们观察,高血压加速DN的发生发展,监测和控制血压是DN防治中的重要措施之一。46例DN患者中,属于第一种情况的有15例,占33%;属于第二种情况的有7例,占15%,DN合并高血压占本组病例的48%。遵医嘱我们采用每4h1次或每6h1次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发现有16例患者晨起血压较高,6例患者午后或夜间血压较高。及时报告主管医师,调整了降压药的使用时间,同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并注意身心休息,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指导患者在用药期间改变体位动作宜缓慢,饮食宜淡,多食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素的食物,并预防便秘。强调各班护理人员多巡视、多关心患者。患者情绪稳定后积极配合饮食治疗,获得良好的降压效果。一般病人血压控制在135/85mmHg以下,年轻患者严格控制在120/80mmHg左右。此时,尿蛋白或白蛋白的排出会急剧减少,可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 百拇医药
    2.3 血糖的观察 稳定地控制血糖是防止和延缓DN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DN患者控制血糖的主要措施是合理饮食和胰岛素皮下注射。

    2.3.1 胰岛素治疗的观察 本组46例DN患者中,有28例采用了正规胰岛素三餐前皮下注射。有1例在治疗过程中因感冒导致发热,食欲降低,胰岛素未减量发生午餐前低血糖,及时报告了医师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有5例老年患者血糖较高且波动较大,不配合饮食治疗,对注射胰岛素有抵抗情绪,心理压力较大,怕成瘾,护理人员加强了健康教 育力度,医护人员的情感支持,提高了患者对胰岛素的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使胰岛素治疗得以顺利进行。有13例较轻病人采用中效胰岛素进行血糖调整,有2例发生了凌晨低血糖,报告医师及时进行了胰岛素调整,在注射胰岛素前要询问食欲,注射后要观察进食情况。

    2.3.2 饮食治疗的护理 对食欲减退患者应及时报告医师不进食暂不注射胰岛素,以防发生低血糖反应及昏迷。对老年患者血糖高波动大的我们采用少食多餐,减慢进餐速度,主食6两,分为4~5餐,采用低蛋白饮食,每日限制在0.6~0.8g/kg以补充优质动物蛋白为主,限制植物蛋白摄入,增加新鲜蔬菜含量。
, 百拇医药
    2.4 水肿、尿量及尿蛋白的观察及护理 应观察水肿的程度,分布的部位及消长情况。我们的做法是每周测体重2~3次并记录,以反映体内液体量的多少。DN水肿占本组病例的42%,达19例且多顽固。对于8例轻度水肿者限制活动,11例重度水肿者卧床休息并抬高下肢,注意皮肤的护理。尿量白天夜间分别计量,记录昼夜次数及量,了解夜尿增多的情况,夜尿增多说明肾脏浓缩功能下降。观察尿蛋白的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转归,观察治疗效果、指导饮食护理。要求护理人员根据医嘱留取尿标本及24h尿蛋白定量,准确测量以求化验准确。为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2.5 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多次同病人及家属交流,做好入院评估。评估病人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既往对医生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遵医行为;病人的心理状态;家属对病人及疾病所持态度。根据病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提高其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同时取得家属的配合,在病人出院后仍能得到理解、照顾、督促的家庭氛围。

, 百拇医药     2.6 出院指导 DN患者经住院控制血压及血糖后,指导患者出院后认真执行治疗方案,定期复查,保持情绪稳定,乐观向上,对疾病的发展及预后有良好的心态。

    3 讨论

    高血压做为DN的独立危险因素 [2] 已为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能促进DN病变的发展和恶化,是影响蛋白尿进展的重要因素 [3] 。抗高血压治疗可降低白蛋白尿,延缓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下降比率,延缓肾脏替代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控制血压是至关重要的。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定时动态观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血压波动的规律,以便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使24h血压得到稳定控制。正常人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夜间0~3时处于最低点,早晨6~8时开始上升,8~10时达高峰,白天基本上处于相对较高的平坦水平且略有波动。本组DN患者血压昼夜波动分3种类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型、夜间血压升高型和嗜铬细胞型。约50%患者无夜间血压下降现象,甚至出现夜间血压升高而导致心脑血管突发事件。
, 百拇医药
    护理人员在准确执行医嘱的同时,掌握心理卫生知识并应用于临床,使患者身心放松,精神愉快,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将能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证实:高血糖是DN的主要危险因素,故严格控制血糖是防治DN的基础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美国1993年发表的“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实验”。结果有力说明严格的代谢控制可降低DM病人的微蛋白尿的发生和减缓DN的进程。我们的观察也证实合理有效的降糖治疗,控制DM病情在临床期DN能起到改善或延缓肾功能恶化的效果。在DN的治疗过程中,为了稳定地控制血糖,合理使用胰岛素极为重要,必须做到胰岛素用量个体化,随时注意观察血糖的波动并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对于老年DN患者,血糖波动范围大,高血糖控制后易发生低血糖,故应注意血糖的控制程度,以空腹血糖6~8mmol/L以及任意测得血糖>11mmol/L为宜。

    高蛋白饮食可加重肾小球的高过滤和高代谢,使肾单位的负荷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硬化,而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可使DN病人增高肾小球的滤过率下降,所以,限制饮食中的蛋白质摄入也是防治DN的基础和有效措施。本组DN 患者经严格低动物蛋白饮食,并限制植物蛋白的摄入,对改善症状及预后有一定作用。因为该病的长期性,提高病人的认识及自我护理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 滕香宇,杨永年,谭燕,等.1059例2型糖尿病人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3):133-135.

    2 UKPDS38.Tight blood pressure control andrisk of macrovascular and mi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2diabetes.BMJ,1998,7160:703-705.

    3 施曼珠.糖尿病肾病.见:江丽蕙等主编.今日内科:血液疾病、内分泌分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29-230.

    作者单位:454002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内六科

    (编辑维 兰), 百拇医药(孙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