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 2003年第12期
编号:10400389
侧牵扭旋法及药物治疗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实践杂志》 2003年第1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4-2030(2003)12-11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外伤或生理退行性改变等因素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坐骨神经痛为主的综合症候群。祖国医学认为脊骨为藏髓之骨节,藏诸筋,会诸脉 [1]。若因外伤闪挫,腰脊节受损,致使节错、气血瘀滞、络筋挛急而腰痛。诸脉络受阻、气血滞阻经络、经筋失制拘急而为腿痛。甚则筋肌失荣、萎弛而出现麻木。几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采用侧牵扭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住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39~63岁,平均53.5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40~64岁之间,平均52.8岁。两组情况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诊断标准 (1)在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风湿病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部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部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试验或加强试验(+),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趾背伸肌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椎体边缘有骨质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1.3 临床分型 根据突出的方向和部位分类,髓核可从椎间盘的各个方向突出,包括前方突出、侧方突出、四周突出和椎体内突出,其中以后方突出为多见。临床上,一般将后方突出分如下5类:(1)中央型:指突出物位于椎管前方正中央者,主要刺激和压迫马尾神经。临床表现为双下肢瘫痪和大小便功能障碍。(2)中央旁型:突出物位于中央,但略偏向一侧者,主要压迫一侧神经根和马尾神经或两侧均受压,但一侧轻,另一侧重。临床上的马尾神经受压迫症状为主,同时伴有根性刺激症状。(3)侧型:突出物位于神经 根前方中部者,神经根后方受挤压,主要引起根性刺激或压迫症状。(4)外侧型: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侧。将神经根向内侧挤压,引起根性痛。(5)最外侧型:突出物移至椎管前侧方,甚至进入椎管侧壁或神经根管,引起根性痛。
, 百拇医药
    1.4 方法 对照组:先用20%甘露醇250ml,每日1次静点,5天后改为10%葡萄糖250ml,内加胞二磷胆碱0.5g静点,每日1次静点10天。同时口服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给予侧牵扭旋法治疗。方法为患者侧卧位,病侧在上,继以轴向腰椎对抗牵引,牵引重量为15kg左右,于腰部及病侧下肢先行轻柔按摩手法,如按、揉等手法,约10min,使局部紧张的肌肉放松,并缓解疼痛,然后医者一手置于患者的肩部,另一手置于骨盆髂前上棘处作前后反向扭旋动作。持续约20次左右,幅度由小渐大,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有时医者可感觉到受累椎关节的错动且常伴有响声。接着再牵引20min,停止牵引前再做一次扭旋动作,牵引停止后,沿足太阳膀胱经做放松全身的手法按摩治疗,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全部消失,腰部活动功能自如,恢复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基本消失,活动功能尚好,能坚持工作;好转:临床症状、阳性体征稍有改善,但活动仍有障碍,生活能自理;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 http://www.100md.com
    2.2 治疗效果 治疗组中痊愈15例,占50%;显效6例,占20%;好转5例,占16.67%;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中痊愈2例,占6.67%;显效14例,占46.67%;好转3例,占10%;总有效率63.33%。具体结果见表1,应用X 2 检验,P<0.0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负重和脊柱运动,使腰椎间盘受到挤压、牵拉和扭转引起了腰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产生腰腿痛等症状,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破裂症。此症属中国传统医学“痹症”的范畴,认为本病是由内在病变加之外邪侵袭经络所致,是为“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急性期多为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根鞘及周围组织充血水肿,鞘内张力增加,从而加重神经刺激。给予药物治疗以消除突出部位周围组织的水肿。同时解除神经根鞘内水肿,减少神经根刺激,修复受损的神经,有利于病情恢复。患者急性发作时,腰腿痛较剧,多难俯卧或仰卧,而喜侧卧,故应用侧牵扭旋法通过牵引以拉开狭窄的椎间隙,使椎间孔恢复正常外形,解除对神经根的挤压,同时使椎间盘间隙压力变小,对粘连变性的椎间组织起到松解作用;而施以扭旋手法可达到松解粘连和改变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位置关系的作用;在治疗前后应用的局部按摩手法亦有解除神 经根粘连、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按、揉腰部等手法可引起降低血液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促进炎性反应物代谢,恢复神经生理功能的作用,还可通过肌肉伸展和随后出现的反射性肌肉松弛,使肌肉痉挛得到松解,提高椎旁肌肉的兴奋性,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减轻对神经干、脊神经后支、椎窦神经的刺激,改善沿椎间孔进入椎管的腰动脉的血液循环 [2] 。沿足太阳膀胱经作放松全身的手法按摩治疗,可通过皮肤感受器及其混合神经的传入线路,输送信息,促进受累的神经根恢复功能。因而侧牵扭旋法配合药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且疗程短,尤其对急性期患者,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微芳.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3:59.2 秦渭志.中华推拿疗法杂志,2003,2(1):27.

    (收稿日期:2003-12-13)

    作者单位:1130012吉林省人民医院南区

    2130022长春大学中医系

    (编辑黄 杰), 百拇医药(张洪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