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1321
成功抢救新生儿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1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1-0072-01

    1 病例资料

    患儿,男,5天,系G 2 P 2 ,孕35周,经阴道娩出。生后第1天全身皮肤出现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少吃,少动,伴精神萎靡,嗜睡,在院外治疗(具体不详)无效,就诊于我科。第1胎系女孩,生后有轻微皮肤黄染,未做任何诊治,现体健。其母血型为O型,Rh阳性。孕期无有毒物质接触史,其父血型为A型,现身体均健。入院查体:早产儿外貌,反应差,哭声弱,全身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无出血点。前囟1.5cm×1.5cm,平坦,张力稍高,唇周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15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右肋缘下2cm,质软,缘锐。脾未扪及。四肢肌张力稍高,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减弱。入院时急查血生化总胆经素832.6μmol/L,间接胆红素645.00μmol/L,血钙1.64mmol/L。血常规白细胞13.0×10 9 /L,血红蛋白59g/L,红细胞1.77×10 12 /L,网织红细胞3.9%,患儿血型A型。血培养阴性。即临床诊断新生儿溶血病。后进一步做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均阳性。故确诊新生儿溶血病并胆红素脑病(警告期)。立即给予血浆置换。取O型红细胞悬液100ml,AB型血浆100ml混合后,从头皮静脉输入,在桡动脉处用7号静脉针穿刺,连接输液管作为血液流出道,由静脉泵控制速度,换血速最初90ml/h,逐渐增至120ml/h,约2h置换完毕。换血完后查总胆红素461.8μmol/L,间接胆红素311.00μmol/L,,血红蛋白93g/L,红细胞3.71×10 12 /L。6h后再次行血浆置换,换血量及方法同上次,2次血浆置换结束重复查总胆红素降至272μmol/L。期间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5ml2次,同时给予氢化琥珀酸钠25mg加入10%葡萄糖30ml静滴控制继续溶血及其它退黄治疗,包括蓝光照射(持续16h后间隔4h,共3天)、茵栀 黄注射剂5ml加入10%葡萄糖3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3天,人血白蛋白2.5g加入10%葡萄糖20ml静滴,每日1次,连续2天。入院后第5天胆红素降至76μmol/L。考虑高胆红素可对脑组织造成损害,给予脑活素及及胞二磷胆碱治疗4天,好转出院。
, http://www.100md.com
    2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合而发生的。当胎儿红细胞所具有的血型抗原为母亲所缺少时,此种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循环中,可刺激母亲产生相应血型免疫抗体。此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使红细胞破坏导致溶血。主要分为Rh血型不合溶血及ABO血型不合溶血。ABO溶血病好发于O型母亲所生的A型婴儿,B型次之,因为A抗原性比B抗原性强。但ABO溶血多发生在第一胎,生后第一天始出现黄疸,黄疸程度相对轻于Rh血型不合。当溶血致血胆红素大于342μmol/L时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早产儿因血脑屏障的功能较足月儿弱,更易发生胆红素脑病。本例是ABO血型不合的病例患儿,且为第二胎35周早产儿,血总胆红素程度高达832.6μmol/L,大大超过警戒值,临床症状严重,已进入胆红素脑病(警告期),此类情况较少见,故我们及时采用血浆置换治疗。一般血浆置换术多采用脐静脉插管单通道反复抽、输血液的换血法,该方法实施技术要求较高,在贫困、边远等卫生条件不发达地区难以实施。本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方法,该方法简便,技术要求不高,便于推广应用。因该患儿本身有低钙血症(血钙1.64mmol/L),故在输注含有抗凝剂的血液同时给予静脉补钙2次。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氢化琥珀酸钠控制溶血、光疗及中药茵栀黄注射剂等退黄,及时应用白蛋白结合胆红素等多种综合治疗方法,经过上述处理,使患儿转危为安,抢救成功。

    (收稿日期:2002-12-16)

    作者单位:1629100四川省蓬溪县人民医院儿科

    2510515第一军医大学附属南方医院

    (编辑一 坤), 百拇医药(唐永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