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7期
编号:10401182
来比林对高热退热作用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7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7-0634-02

    发热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过高的热度常可引起惊厥或其它的并发症,需予紧急保护性退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退热药为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消炎痛栓等药物。因均不能从静脉途径给药,常引起用药的不便或增加病人的痛苦。药物显效的时间相应也较慢,不能让临床医生满意。因而,笔者为观察来比林静脉用药的疗效,特在1999年8月~2002年8月的3年时间里,和同道一起,随机把472例高热病人分为两组。一组为静脉给药的来比林组(以下简称A组),一组为从肌肉给药的复方氨基比林组(以下简称B组)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472例高热病人均选自内科急诊病人,腋下体温在38.5℃或以上。其中,女263例,男209例。年龄在10~75岁之间。病种来源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259例,急性胃肠炎病人62例,急性泌尿系感染病人86例,肺炎病人32例。其它病人33例。其中A组252例,B组220例,两组一般情况,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 http://www.100md.com
    1.2 药物选择和用药方法 药物来比林系丰原生化集团蚌埠药厂生产的粉针剂,制剂规格为:0.9g/瓶,内含乙酰水杨酸0.5g,赖氨酸0.4g。用药方法:成人0.9~1.35g/次,儿童20mg/(kg·次)。使用时,每瓶药物均用生理盐水3~4ml溶解稀释后,从小壶中滴入。B组予肌注复方氨基比林常规应用。

    1.3 疗效判定方法及标准 472例病人均在给药前测体温,然后于给药后的第20、40、60、80min测体温。显效:用药后体温下降≥2℃;有效:用药后体温下降1~1.9℃;轻度有效:用药后体温下降0.5~0.9℃;无效:用药后体温下降≤0.4℃。

    2 结果

    见表1,表2。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例(略)

    表2 用药后不同时间有效率比较 例(略)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来比林是乙酰水杨酸与赖氨酸的复盐。在应用时,有口服、肌注、静脉点滴等多种途径给药,并可与多种药物配伍,用药方便。其主要的药理作用成分是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aspirin)。它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及抗风湿作用 [1] 。有数十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疗效可靠,副作用小。可以说是临床上的一线退热用药。降温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合成酶—环加氧酶而减少中枢PG的合成,从而发挥解热作用 [1] ,它们对该酶活性抑制程度的大小与其药理作用强弱相一致。这类药物只能使发热者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

    两组用药在对照观察过程中,最终疗效无明显差异,此与有关报道此药的观察结果相似[2] 。但在退热疗效的显效率和发生时间上,两组药物显然不同,即来比林组在1h内退热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统计学处理来看,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2)。这是因为,来比林组的给药是从静脉途径,没有药物的吸收过程。使药物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血浆中达到峰值,发挥生物效应,对机体起到保护性降温作用。这在内科急诊治疗过程中,特别是那些伴发其它较严重病症的患者,是很重要的。它不仅从机体上给患者予以保护,也从心理上给患者以安慰。
, http://www.100md.com
    来比林在解热的同时,还有很好的镇痛 [3] 和抗血小板聚集 [4] ,影响血栓形成的作用。此对发热伴疼痛的病人和一些并发心、脑血管疾患的病人,更有一药两用的效果。

    本次用药观察过程中,未发现任何严重的副作用。但应注意的是,阿斯匹林可以诱发胃出血,其发生与年龄相关 [4] 。如果乙酰水杨酸应用剂量过大(5g/d)时,可出现水杨酸反应。在用药时应注意。另据报道,患病毒性感染伴有发热的儿童或青年服用乙酰水杨酸后有发生瑞夷(Reye)综合征的危险,本组用药过程中,也未发现。

    从以上讨论来看,来比林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给药途径多,用药方便,起效迅速,疗效确切,用途广泛,副作用少。是一个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好药。

    参考文献

    1 杨藻宸.临床用药的药理学基础,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67.

    2 朱满芳.来比林退热疗效观察.新药与临床,1985,4(5):408.

    3 叶铁虎.来比林用于术后自控性镇痛的比较研究.中华医学杂志,1998,78(6):42.

    4 李家泰.临床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69.

    (收稿日期:2002-12-19) (编辑 一坤),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