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5期
编号:10401015
浅谈中药的服法与煎煮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5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5-2351-01

    中药汤剂是中医常用的传统剂型之一,具有吸收快、药力大、配方灵活等特点,至今为临床广泛应用。然而要充分发挥汤剂的治疗作用必须根据药物性质及病情的差异,采用科学的煎煮,并重视服药的方法。

    煎煮汤剂,各有法度,古人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冲服、烊化、生汁兑入等,其目的是保证汤剂的质量和疗效,减少副作用。

    1 中药的煎法

    煎药一般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用洁净的冷水(也有用酒或水酒合煎)。一般以浸过药面3~5cm为宜。一般发表药取其气,所以宜武火骤煎15~20min;补益药多取其味,所以宜文火慢煎40~60min;宜先煎者用武火煮15~30min后,再入余药同煎;宜后下者,宜在煎毕前10~15min时下药;包煎者宜装入布袋中再与药共煎;另煎者宜另行煎煮取汁,后入其它汤液中内服……。

    2 汤剂的服法

    汤剂的服法,要选择适宜时机,一般病在上焦,宜食后服;病在下焦,宜食前服;病在四肢血脉者,宜清晨服;病在骨髓者,宜晚餐后或卧服;泻下药,宜空腹服;驱虫剂、理血剂、补气补阳剂,宜清晨空腹服;补血、补阴剂、安神剂,宜在睡前半小时服;固冲剂多宜食前服;止咳化痰剂等多宜食后服;对胃肠有刺激的,亦应食后服;急性重病则不拘时;慢性病应按时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h服。

    服用汤剂,一般1日1剂,分2~3次温服。根据病情需要,有的1日只服1次,有的可以1日数服,有的又可煎汤代茶服,甚至1日连服2剂。李杲说:“病在上者,不厌频而少;病在下者,不厌顿而多。少服则滋荣于上,多服则峻补于下。”另外,尚有热服、冷服。通常是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这样可以辅助药力。但若病情严重时,又应寒药热服,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对于服药呕吐者,宜加入少量姜汁,或先服姜汁,后服药,亦可采取冷服,小量频服的方法。对于昏迷或口噤的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此外有些特殊服法:发汗剂多趁热顿服,服后避风,需卧床休息,必要时可进热饮或加盖衣被以帮助汗出,但又不可大汗淋漓,以损伤元气。催吐剂,嘱病人束紧裤带,服后不即吐,可用鸡毛或手指轻轻刺激咽喉部,以助药力。若服后呕吐不止者,亦当依法解之,服瓜蒂者,可用麝香冲汤饮之;服藜芦者,可用葱白煎汤饮服,驱虫剂服后,应注意观察大便气味、色泽、稀硬度和有无柏油样的大便。毒药服后要注意患者有无烦闷不安、心悸、眩晕等异常症状。对于婴儿和小儿服药时,应特别小心,注意防止呛入气管。对于年长儿应尽量鼓励其自行服用。少量多次服下。

    在服药期间,对饮食方面的禁忌,大凡应用发汗药禁生冷,调理脾胃药禁油腻,消胀理气药禁豆类,止咳平喘药禁鱼腥,止泻药禁瓜果。服某一方剂后,若须改服另一剂或加服西药时,应间隔2h以上,以免前后两方发生抗药作用。

    作者单位:366000福建省永安市立医院中药房

    (编辑维 兰), http://www.100md.com(雷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