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期
编号:10401915
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胃炎46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26-6424(2003)01-0062-02

    1986年11月~2001年10月,对46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6例患者中病程1~6个月(包括1个月以下)21例,6个月~1年15例,1~3年9例,3年以上1例;检查结果以胃镜及消化道钡剂造影为准,经纤维胃镜检查符合慢性胃炎病理改变者37例,经消化道钡剂造影诊断者9例。46例患者均表现为胃脘部疼痛反复发作,部分有消化不良的现象,并伴有上腹饱胀不适,特别是以餐后无规律性的上腹隐痛、嗳气、泛酸、呕吐等为特点。并且排除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等病。

    1.2 方法 46例患者全部服中药,服中药期间停用所有西药。方药:柴胡10g,炒白芍15g,炙甘草8g,枳实10g,木香10g,陈皮10g,姜半夏10g,炒麦芽15g,厚朴10g,竹茹6g,生姜4片,水煎每日1剂,早晚温服。本方功能是舒肝理气,和胃止痛、降逆止 呕。若临床以恶心、呕吐为主则加藿香10g,姜半夏再加5g;若腹泻,舌苔白腻者加苍术10g,茯苓15g,伤食嗳腐、苔浊加莱菔子10g,鸡内金10g,焦山楂10g,连翘10g;持续腹痛加元胡10g,川楝子5g;胃脘部寒凉怕冷、四肢不温加良姜10g,干姜6g;若胃脘灼热疼痛、泛酸加公英、连翘、乌贼骨或加黄连、吴茱萸。

    2 治疗结果

    经上述治疗后胃脘部疼痛、恶心等临床症状消失半年以上,经随访未复发,评为临床治愈者29例(63.04%);临床症状消失,但因饮食生冷等复发,经治疗很快恢复,评为显效17例(36.96%)。46例全部有效,服药15剂症状消失者14例(30.4%),其余都在15剂以下。临床治愈者有19例进行纤维胃镜复查。

    3 讨论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属中医之“胃脘痛”、“呕吐”等范畴。慢性胃炎的形成原因中医认为有二:一为情志不畅而肝郁气结;二为饮食不节而脾胃损伤。此二者为致病的要素。患者气血郁滞而为疼痛,肝木乘克脾土则为吐酸、嘈杂;脾胃运化失司而为纳呆、痞胀,以致化热、夹湿。故止痛必以理气,制酸必先柔肝,恢复脾运就需和胃健脾,化热则要清热,夹湿则需化湿,如此则必能治愈。然而“三分治病、七分养病”,所以患者必须注意调节情志,以不致于诱 发。还须注意饮食规律,禁酒、辣、生冷、硬性及油炸食物,这远非药物治疗所能胜任,务必告知患者,以自行调护,不致于随时都有复发的可能及治疗困难。

    (收稿日期:2003-04-11)

    作者单位:012000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妇幼保健所

    (编辑阳 光), http://www.100md.com(王全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