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1528
内镜检出食管孤立性静脉瘤96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9-6614(2003)02-0123-01

    2000年1月~2002年1月,我院共完成电子胃镜检查9100例,其中检出食管孤立性静脉瘤96例,检出率1.05%,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两年间接受电子胃镜检查患者共9100例,其中49岁以下5631例(男3016例,女2615例);50岁以上3469例(男1758例,女1711例)。9100例中共检出孤立性食管静脉瘤96例,其中男37例,女59例,年龄33~82岁,平均60岁。年龄分布为,30~39岁4例,40~49岁9例,50~59岁34例,60岁以上49例。96例的就诊原因与其他9004例患者相同,主要为上消化道症状,其中:慢性上腹部疼痛80例(伴反酸、嗳气或烧心24例,伴黑便11例);上腹隐痛不适伴消瘦5例;吞咽哽噎不适感4例;乙肝后肝硬化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常规复查2例;萎缩性胃炎复查2例。
, 百拇医药
    均采用加配彩色数码成像实时打印功能的日本奥林巴斯或潘太克斯电子胃镜系统完成常规胃、十二指肠、食管镜检查,在胃镜进入或退出食管的行程中,向食管腔内适量注气展平食管皱襞,仔细观察食管内壁的形态及颜色,可见食管静脉瘤呈青蓝色或紫蓝色圆形或卵圆形扁平状隆起,表面粘膜完好,无新近或陈旧性出血灶,无搏动,边界清楚,如无食管合并症,则周围食管粘膜无异常;如静脉瘤为多发性,则各个静脉瘤之间有正常食管粘膜间隔而非连续性;如与食管静脉曲张并存,其间也间隔有正常食管粘膜。96例中除1例72岁女性患者检出的静脉瘤达8mm×12mm外,其余95例患者的检出的静脉瘤直径均未超过10mm,其中42例患者的静脉瘤直径不超过5mm。96例中57例为单发,占60%;39例为多发,占40%。位于食管上段25例,占 26%,中段53例,占55%,下段8例,占8.3%,多段10例,占10.4%。96例中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6例,胃溃疡5例,胃息肉3例,胃癌3例,萎缩性胃炎2例,食管炎7例,食管乳头状瘤4例,中度食管静脉曲张2例,无合并症5例,其余49例合并浅表性胃炎。所有患者在胃镜检查后均对其合并症作相应治疗,未对食管静脉瘤作特殊处理。
, 百拇医药
    2 讨论

    食管孤立性静脉瘤是指食管粘膜下静脉扩张呈局限性小隆起,并排除门脉高压所致食管静脉曲张。胃镜检出率日本安部孝报告为1.3%,小泽池报告为0.62% [1] ,国内李崇沧等报告为0.6% [2] 。本组患者检出率为1.05%,与日本安部孝报告相近。提示这种食管静脉解剖结构异常并非罕见。文献报告该病发病率男女相近,本组女性明显多于男性(P<0.01),原因尚不清楚。文献报告本病发病机制涉及先天和后天因素 [1] ,本组50岁以上患者检出率为2.4%,占检出总例数的86.5%;49岁以下患者检出率为0.23%,占检出总例数的13.5%,两者间差异显著(P<0.01),且年龄越大,检出率越高。提示后天因素可能是该病发生、发展的主要条件。本组胃镜下观察:食管静脉瘤无出血、溃疡、癌变等,也不引起食管解剖或功能性狭窄,属良性病变。且患者消化道症状几乎均与合并症有关,难以用静脉瘤解释。如孤立性食管静脉瘤不发生破裂出血等,无需特殊治疗。但应注意与食管静脉曲张相鉴别,后者多发于食管中下段,呈连续性、纵行条索状曲张,且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背景。

    参考文献

    1 于中麟,于永征,王惠吉.孤立性食管静脉瘤.中华消化内镜杂志,1999,16:128.

    2 李崇沧.食管孤立性静脉瘤56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120.

    (收稿日期:2003-01-09)

    作者单位:650032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编辑罗 彬), 百拇医药(陈娅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