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中华医药荟萃 > 中华医药杂志 > 其它
编号:10402580
人造血管转流术在肢体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6月 第3卷 第6期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6-0542-01

    近期我院对36例患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病人,采用人造血管(国产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行肢体动脉血运重建术,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组36例,其中男33例,女3例;年龄55~78岁;病史6个月~25年。临床表现:间歇性跛行22例;下肢怕冷及皮肤色泽改变,营养障碍26例;静息痛18例;小腿、足背溃疡6例;长期吸烟史26例;伴有冠心病25例;高血压22例;糖尿病28例;腹主动脉下端和髂、股动脉硬化闭塞16例;股动脉硬化性闭塞伴远侧继发血栓形成12例;单纯股动脉硬化性闭塞6例;腋动脉狭窄2例。全组病人均经彩色超声及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范围和程度。根据病变情况决定具体治疗方案。

    1.2 手术方法 手术方法主要是在人造血管搭桥转流的基础上辅以血栓取出。全组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在吻合血管前,全身应用肝素1mg/kg静脉注射。36例病人中,行腹主—髂、股动脉吻合10例;腹主—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加取栓术8例;股—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8例;髂—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6例;腋—股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2例;锁骨下—肱动脉人造血管搭桥术2例。
, 百拇医药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应用低分子右旋糖苷50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周;肝素抗凝,用量0.5mg/kg静脉注射,每8h1次,连用3天。3天后改用口服华法令3mg,每日1次。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抗凝3~6个月。抗凝期间按时查凝血酶原时间,根据化验结果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2 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患肢皮温明显升高,间歇性跛行消失,足 背、小腿溃疡创面愈合,静息痛消失,肢体浅动脉(桡动脉或足背动脉)搏动恢复。彩色超声检查人造血管、吻合口通畅,血流速度接近正常。随访6~45个月,人造血管通畅率91%(33/36)。死亡2例,分别于术后1、3年死于心衰和肾衰。有2例病人术后大量吸烟、酗酒,2年后出现间歇性跛行,超声检查证实人造血管继发血栓形成。1例行膝上截肢,另1例靠药物维持。

    3 讨论

    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新型血管检查仪器的广泛应用,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发病率和诊断率不断增高。病变范围趋于复杂。多数病人年龄大,全身情况差,且多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及心、肺、脑功能不全,对手术的耐受性差。因此,必须根据病人的全身情况、病变的程度、手术的危险性和预期的效果,慎重权衡,决定治疗方案。简化手术操作,减小手术创伤是治疗肢体缺血性疾病的趋势。
, 百拇医药
    我们认为以下病人应行手术治疗:(1)间歇性跛行迅速发展,患肢处于病废状态,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2)出现缺血性静息痛,夜间疼痛加重;(3)患肢出现营养改变,或皮肤萎缩、变薄、苍白等坏死前变化;(4)皮肤溃疡或足趾坏死;(5)多普勒血流仪检查:踝/肱指数<0.5;(6)主-髂动脉有粥样斑块溃疡,并造成远侧动脉栓塞者。

    本组病人采用带外支架人造血管旁路移植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手术不经胸腔、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性大、术后恢复快及术后人造血管通畅率高等优点,患者容易耐受。人造血管的通畅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术后要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糖尿病,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对保持人造血管的通畅十分重要。

    (收稿日期:2002-12-31)

    作者单位:257034山东东营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心血管外科

    (编辑使 臻), 百拇医药(郭银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