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 2003年第6期
编号:10402631
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62例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2003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观察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Q-开关Nd:YAG-1064不同工作参数治疗各型太田痣。结果 各型太田痣62例中,25例经8~10次治疗痊愈,29例5~7次治疗色素明显减退,7例在3~4次治疗后色素开始减退,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8.39%。所有病例无疤痕形成,无任何副作用。结论 应用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关键词 激光 太田痣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80-6115(2003)06-0519-02

    The 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ficacy of Q-switch laser in

    treatment of nevus of Ota

    Zhou Qiang
, http://www.100md.com
    The Fourth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Liuzhou5450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clinic cure effect of nevus of Ota by Q-switch laser.Methods Various type nevus of Ota was treated by Q-switch Nd:YAG-1064with variant work parameter.Results 62cases of variˉous type nevus of Ota were treated,25cases were completely cured by8~10times laser,by5~7times,the pigment of29cases were decreased evidently;3~4times,the pigment beginning decrease was7cases.All effect rate was98.39%and none scar was formed and none side effect.Conclusion It’s a good and safe method to treat nevus of Oat by low power Q-laser.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laser nevus of Ota

    太田痣是发生于面部的一种真皮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皮肤病,约有一半的患者是在出生后发现,其余的一般在10岁以后发生。过去的治疗方法多为皮损性治疗,常遗留瘢痕。2000年8月起我们采用调Q激光治疗62例太田痣,不损皮肤,不留疤痕,治疗效果满意,现将62例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太田痣来自我院2000年8月~2002年6月的门诊患者,男30例,女32例;年龄14~63岁,平均年龄为36.5岁。28例为出生后时发现。34例中有2例在5~6岁开始出现,余均在12岁以后出现。31例从眼下颚部处出现,逐步向周围扩大,3例从颞部处先出现,后扩散。分布情况:轻型8例,中型25例,重型27例,双侧型2例。

    1.2 仪器 采用北京巨成“HONKONⅢ”双波长皮肤美容激光机,(1)Q开关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d:YAG),波长1064nm。(2)Q开关倍频YAG,波长532nm。单脉冲,频率1~5Hz,最大能量密度为6J/cm 2 。
, 百拇医药
    1.3 方法 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治疗时患者平卧盖住 双眼,激光波长1064nm,脉宽8ns,能量密度4~6J/cm 2 可调,递增量0.25J/cm 2 ,光斑直径最大2mm。首次治疗能量密度为5J/cm 2 ,以后逐次递增至6J/cm 2 ,照射时常规采用由外向内、由边向里扫描,光斑密度为排列边缘叠加,照射后太田痣皮肤表面颜色较治疗前稍浅,并微隆起,表层色素重处呈灰白色,太田痣周边皮肤稍红,局部区域有轻度皮下水肿及淤血现象,无皮损及出血,无水泡形成。治疗后不服任何药物,当日治疗处可水洗。治疗周期每2个月1次或更长。

    2 结果

    25例经8~10次治疗痊愈,皮肤色素与健侧基本一致,皮肤表面完好,无瘢痕,无色素减退;29例经5~7次治疗,色素明显减退,疗效显著,需进一步治疗;7例经3~4次治疗,色素开始减退;1例经5次治疗无任何反应,停止治疗。62例太田痣分类及治疗情况,见表1。

, 百拇医药     1~2次照射后,太田痣色泽开始发生淡化;3~4次照射后可明显看到太田痣色素呈块状分离现象,为青色或褐色;7次左右照射色素块分离现象逐渐消失,皮肤色素均匀呈浅青或浅褐色。色素吸收最快部位为颊部,吸收最慢的是眼部周围。

    表1 62例太田痣分类及治疗情况 (略)

    3 讨论

    太田痣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真皮黑色素细胞增生性良性皮肤肿瘤,在病理上,黑色素细胞散在于真皮胶原纤维之间,真皮浅层和中层含量多,而深层较少 [1] 。过去曾用过多种方法治疗,如化学药物剥脱、二氧化碳激光烧灼、冷冻疗法等,但由于这些方法在破坏黑色素的同时也破坏了周围的正常组织,治疗到位时必将导致瘢痕形成,即使植皮亦不能达到与正常皮肤完全一致的效果。调Q开关YAG激光其波长能被黑色素吸收,而不被其他组织吸收,且选择性很强,此种波长能穿透表皮,达到真皮内所要破坏的黑色素细胞,所产生的能量足以破坏黑色素细胞,而所设定的脉宽小于皮肤色基的热弛豫时间,因而不会造成正常皮肤的不可逆性损伤,不会形成瘢痕 [2] 。同类波长的激光能量密度的不同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治疗后的临床反应也不相同。本组病例采用的是低能量密度的调Q激光治疗,最大能量密度为6J/cm 2 ,治疗时皮肤有辣刺感和灼热感,0.5h后恢复正常,治疗后无皮损及出血,部分治疗区域有轻度皮下水肿及淤血现象,水肿在3h内消退,淤血一般在48h后消失。第一次治疗一般使用能量密度为5J/cm2 ,其原因是因为浅表黑色素对激光吸收较充分,首次低能量密度对皮肤的刺激性小,热损伤较小,术后临床反应也较小;反之,颜色越深,吸收激光越多,热损伤越大,所以设定的能量密度应由低逐步增高。治疗次数视太田痣的深浅而定,与范围大小无明显关系,本组病例治愈次数在10次左右,约1年半时间。第一次治疗后颜色减退的肉眼观不是很明显,一般在3~4次治疗后太田痣的退色显著,有的可见明显的块状分 离现象,即由于色素的分层不同,密度排列也不均匀,越浅层的色素吸收激光暴破越多,色素消退越快,使深层色素不均匀排列的显露出来而形成小块状现象。再经过2~3次的治疗这些块状色素消退,呈现出最深层且较均匀的但颜色较浅的色素,为淡青或淡褐色。治愈的标准为患侧皮肤色泽与健侧皮肤色泽一致或基本一致,双侧型应与面部其他正常色泽基本一致 [3] 。太田痣吸收部位以颊部最快。而上眼部最慢,这与皮下组织的多少有关。
, 百拇医药
    本组62例患者中已治愈25例,36例已出现疗效,还需继续治疗;总有效率为98.39%(61/62)。无1例发生皮肤损害,无痕疤形成及色素减退现象,术后不需用任何药物,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本组1例重型患者经5次治疗历时近1年无效,太田痣皮肤色泽肉眼观无任何改变,原因可能是其黑色素细胞深层数多,而本组使用的激光能量输出较低,故导致治疗无效。我们在运用低能量调Q激光治疗太田痣的临床观察中认为,该类激光对太田痣的治疗效果满意、安全可靠、无任何副作用,是目前太田痣治疗较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刘维达,何春涤.现代皮肤病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11-1113.

    2 Dozier SE,Diven DG,Jones D,et al.The Q-switch alexandrite laser effect on tattoos in guinea pigs and harvested human.Dermatol Surg,1995,21:237-240.

    3 杨曼里,魏婷.多波长多功能激光系统治疗皮肤色素损害临床分析.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2,11(3):178-180.

    (收稿日期:2003-02-26) (编辑 浮萍), 百拇医药(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