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2期
编号:10402122
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2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2-0180-02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循环系统急症,如及时正确诊治,一般预后尚好。为了更好地提高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康复治疗已成为心肌梗死治疗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我院对2001年4月~2002年5月住院的30例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指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均为2001年4月~2002年5月收住心内科的病人。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8岁,其中下壁心梗10例,前壁心梗19例,广泛前壁心梗1例。行溶栓治疗10例,余20例,未予溶栓,行常规治疗。住院时间平均18天,患者均无严重的并发症,符合康复治疗的标准。结果:30例中1例因外科疾病死亡,其余均顺利出院,康复治疗仅限于无严重心律失常及严重心衰等并发症的病人。
, 百拇医药
    2 方法及护理

    (1)康复治疗第一阶段从监护室已开始,康复的内容包括自我照料监视下的主动或被动的肢体运动,并开始在床旁坐椅,发病2天内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只能做被动运动,生活全部由护理人员照顾,2天后如病情稳定无反复,可在监视下做一些主动的肢体活动,床上洗脸,如无不适,可逐渐床旁坐椅,在这期间,护理人员必须密切观察心电监护、血压,保证氧气的供给,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并及时评估患者体力情况及活动后心电图有无改变,并做好心梗早期的心理护理。心梗病人由于病情危重,患者有濒死感或危急感,因而对医护人员抱有祈求、依赖心理,护理人员应时刻保持沉着冷静,充满自信的给病人以安全感,同时患者有紧张烦躁、焦虑、恐惧等加重病情的负性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急时给予开导、劝慰,除了病人心理上难以承受的信息外一般应告知病人,对病人的疑问要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甚至可以向其保证不会出现其所想象的严重后果,使其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为疾病的顺利康复打好心理基础。

    (2)1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康复治疗进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包括自我照料,床旁坐椅次数增加,并适当在床旁走动,体力活动和休息要交替进行不能急于求成,识别运动量大小与上阶段相同。并且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要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按时加用缓泻剂或局部应用开塞露,务必保持大便通畅,排便不费力,以防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意外。
, http://www.100md.com
    (3)第三阶段是恢复康复,其目的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期望病人在第8周或12周后可以恢复工作,病人这一阶段生活自理,步行是这一阶段的重要内容。如无不适,步行的速度和路程可逐渐增加,通过这一阶段的锻炼,病人的体力和自信心增强,自我感觉良好。

    (4)第四阶段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出院后的进一步恢复并保持病人体力和心脏功能良好,这一阶段开始于8周或12周,此时病人已恢复以前的工作或活动,所以院外指 导尤为重要:①运动,每天有规律的运动,但餐后不宜立即运动。②控制体重,戒烟酒。③饮食鼓励多吃粗纤维素多的蔬菜,谷类食物。④给病人心理疏导,使之保持平和心态,减少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使康复程序顺利实施,使病人体力及自我照料的能力增强,生活工作质量提高。⑤及时复诊,如有异常随时就诊。

    从目前的资料及心肌梗死后组织变化看,小面积梗死4周左右,大面积梗死6周左右,瘢痕可有足够的强度。无并发症的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活动减少了费用,减少了长期在床上产生的焦虑和忧郁,对疾病恢复产生有利条件,促使病人早日康复,并对病人今后生活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者单位:472300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总医院内一科

    (收稿日期:2002-08-29)

    (编辑 一坤), http://www.100md.com(杨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