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3年第3期
编号:10402482
功能性鼻窦手术20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3年第3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0-077X(2003)03-0231-02

    功能性鼻窦手术最基本的出发点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把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作为改善和恢复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基本条件来治疗鼻窦炎,并依靠鼻腔、鼻窦自身保护功能的恢复去抵御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以防止病变的复发,即通过小范围的手术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将传统的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我院2001年4月~2002年4月的20例功能性鼻窦手术,效果良好。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例病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9~66岁,平均36.4岁。鼻息肉、全组鼻窦炎12例,筛、上颌窦炎8例。采用鼻息肉切除+筛窦息肉切除+上颌窦开窗+筛窦开放术12例(其中附加下鼻甲部分切除4例,附加额窦引流术3例、蝶窦开放术1例),单纯上颌窦鼻内开窗、开筛 8例(其中附加柯陆术开筛3例)。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麻醉。鼻内镜下行清理鼻腔息肉、切除钩突、开放筛漏斗及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显露并开放筛泡、清理前组筛窦、咬开中鼻甲基板、清理后组筛窦;辨认前筛顶和筛前动脉,开放鼻丘气房,扩大额隐窝并清除病变,以弯吸引管探查进入额窦并冲洗;于中鼻甲后端内上抵中隔蝶嵴处与鼻底呈30°角之蝶窦前壁开放;柯陆术开筛于上颌窦内上角进行;下鼻甲切除以钳夹并沿痕剪除 [1] 。术后碘仿纱条填塞鼻窦鼻腔,2~5天后取出,抗炎对症治疗并长期术后清理。

    2 结果

    2.1 疾病症状转归情况 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 见表2。表1 疾病转归情况 (略)表2 术后并发病 (略)

    3 讨论

    鼻窦粘膜是呼吸道上皮的延续,纤毛柱状上皮通过纤毛和粘液毡的运动对鼻腔鼻道及上呼吸道有着重要的清洁和保护功能[2] 。上颌窦粘膜的纤毛运动方向朝向自然开口,经中鼻道自然开口扩大术符合上颌窦粘膜纤毛的生理特点,有利于窦内分泌物引流。上颌窦的通气和引流功能恢复后,保留的窦内炎性粘膜可以发生可逆性转变,逐渐恢复正常的纤毛清理和腺体分泌功能,保留已病变的粘膜并通过鼻腔开放引流,促其良性转归就是功能性手术。以往传统手术(如上颌窦根治术),不重视纤毛上皮,任意将窦腔肥厚病变粘膜刮除,术后骨壁生长失控,上颌窦窦壁向心性生长,窦腔容积变小,甚至消失。上颌窦自然开口狭窄或闭锁,新生窦壁粘膜上皮鳞状化,粘膜肥厚,纤毛缺失,不具有清洁作用,使慢性炎症伴随终生。传统手术不重视筛、蝶、额窦病变处理,使息肉复发率极高。
, 百拇医药
    功能性鼻窦手术是一套连贯的手术程序,根据鼻窦病变的程度,手术范围可大可小。对炎症局限、病变较轻的病例,手术只涉及1~2个鼻窦,对病变广泛,复杂的病例,手 术可涉及全组鼻窦。本组20例手术依病变部位及程度行上颌窦开放、筛窦开放、切除,并附加下鼻甲部分切除、额窦引流、蝶窦开放等。开放好各窦腔,有效清除息肉,有效引流脓液,配合术后清理,使窦腔上皮化及粘膜功能性转变。整个手术以筛窦为中心,其他三对鼻窦的处理则以开放窦口为主,将鼻腔和鼻窦粘膜的自身保护和防御功能与其在鼻窦炎转归方面所具有的特殊意义联系起来,实施功能性手术,使鼻息肉、鼻窦炎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20例手术中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息肉及鼻窦炎复发。19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并且随时间推移越来越好。仅1例术后6个月复查,因慢性炎症,开窗口小于1cm×1cm而闭锁,但症状轻微,远期效果待观察。

    参考文献

    1 王荣光,许庚,郭宝煌,等.鼻内窥镜手术图解,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88-94;103-121;139-149.

    2 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2-122;223-247.

    作者单位:122504辽宁省源钢铁公司医院五官科

    (收稿日期:2002-10-24)

    (编辑 梅燕), 百拇医药(陈东)